新华社|中国在持续治淮70年中收获全方位“治水成果”( 二 )


“现在好了 , 水清、岸美 , 又像回到了小时候的水中乐园!”管凤祥一脸笑容地说 。
新华社|中国在持续治淮70年中收获全方位“治水成果”
文章图片
杨刚在实验室进行水质监测工作 。新华社采访人员 马姝瑞 摄
54岁的杨刚198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微生物系 , 一直从事淮河水质监测工作 , 现任生态环境部淮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 这些年淮河水的变化 , 他在显微镜下看得最清楚 。
“近三年变化最明显 , 一个样品里会出现几十种生物需要做种类和数量鉴定 , 说明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 , 水生态系统迅速恢复 。 ”杨刚说 , 就连曾经一度绝迹的银鱼等“土著鱼种”也重新出现 。
经过持续的水污染综合防治 , 淮河扭转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水污染恶化的趋势 , 河湖水质不断好转 , 水环境保障能力逐步提升 。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 流域水生态逐步恢复并持续向好 。 目前已经建立各级湿地型自然保护区32个 , 国家级水利风景区104处 。
未来 , 淮河还将按照“三水统筹 , 系统治理”的原则 ,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科学理念 , 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 , 系统推进污染治理 , 河湖生态流量保障 , 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等任务 。
“简单说 , 就是实现有河有水、有草有鱼、人水和谐 , 这是我们给淮河生态保护工作定下的最通俗易懂的目标 。 ”淮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监督管理处处长万野说 。
【未经授权 , 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