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网-解放军报|黄纬禄:中国战略导弹事业的每个里程碑都镌刻着他的名字( 二 )


胆大心细 , 是黄纬禄作为技术指挥员的生动注脚 。 每逢紧要关头 , 他经过缜密分析 , 总能当机立断 。
一次 , 某型导弹发射进入5分钟准备 , 一级伺服机构反馈电压表指针突然摆动 。 突如其来的异常 , 让指挥所里的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 。
黄纬禄没有慌乱 , 第一时间询问平台情况 。 得知平台没问题 , 他沉思片刻 , 判断是外部轻微震动导致 , 不会对发射造成影响 , 果断下达发射命令 。
顷刻间 , 导弹腾空而起 , 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
很少有人知道 , “从零开始”的事业是何等艰难 。 只有黄纬禄和战友们知道 , 他们度过多少不分昼夜的日子 , 经历多少一筹莫展的低谷 , 才有了这一个个载入史册的光辉时刻——
1960年11月 , 中国第一枚导弹东风一号发射成功 , 实现了我国军事装备史上导弹研制零的突破;
1964年6月 , 东风二号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 翻开我国导弹发展史上自主研制的崭新一页;
1966年10月27日 , 中国首次由导弹运载发射的原子弹在核试验预定地点成功爆炸 , 震惊了世界!
短短10年 , 中国导弹事业走过了从仿制到研制的自主创新之路 , 取得被国外称为“像神话一样不可思议”的进步 。
“他瘦了 , 导弹却飞(肥)了 , 这是剜肉补导弹啊”
“没有经验可借鉴 , 没有资料可参考 , 没有现成的试验设备和场地……”回忆起研制巨浪一号的日子 , 黄纬禄曾用“三个没有”形容当时的条件 。
1970年3月 , 为核潜艇配套的新型运载火箭和导弹研制任务正式确定 , 黄纬禄被任命为总设计师 。 当时 , 中国已有液体地地导弹 , 但准备时间长、机动隐蔽性差 , 研制潜地导弹势在必行 。
前方没有路 。 为了国家核心战略利益 , 黄纬禄决心闯出一条路来 。 担任总设计师前 , 黄纬禄主攻控制技术 , 对导弹总体设计并不熟悉 。 由于是首次研制 , 大家心里没底 , 各单位都留足余量 。
“科技人员因技术问题发生意见分歧 , 一方完全有道理 , 一方完全没道理的情况几乎没有 。 ”紧要关头 , 黄纬禄召开专门会议 , 静静听完各方意见后 , 要求大家全把余量拿出来 , 再分散难点 。
会上 , 他总结出的“有问题共同商量、有困难共同克服、有余量共同掌握、有风险共同承担”的“四共同”原则 。 时至今日 , 这仍是中国航天系统工程协同工作、解决问题的“金科玉律” 。
为了提高解决技术问题的效率 , 黄纬禄还自创“故障树”——即遇到技术问题 , 从根到梢逐步判断 , 甄别一个解放一片 。 这种方式大大提高了导弹研制进度 , 大家说黄总是“故障分析一个准”的导弹医生 。
获取导弹水下基本力学参数 , 是各国研制潜地导弹都要面临的重要技术难题 , 模型弹重量近10吨、长10多米 , 投在什么地方、怎么投 , 技术人员莫衷一是 。
黄纬禄却胸有成竹 , 暗藏“奇招” 。 1970年7月的一天 , 人们惊讶地看到 , 在新建成不久的南京长江大桥中央 , 停放了一台巨大的吊车 。 似火骄阳下 , 一个“大家伙”正被反复以各种姿态投入水中 。
“只要提起导弹 , 天大的困难 , 他都要克服 。 ”航天科工集团二院原副院长、黄纬禄的同事王文超记得 , 导弹壳体内温度高达50多摄氏度 , 近60岁的黄纬禄坚持进入壳体掌握一手资料 , 手背还受了伤 。
最终 , 试验获取了足以支撑导弹试制的关键数据 。
1982年秋 , 巨浪一号首飞失败 。 参试人员心情沉重 , 吃不下饭 , 睡不着觉 。 黄纬禄对大家说:“试验失败主要是弹的问题 , 我是总设计师 , 我负主要责任 。 ”
黄纬禄带领技术人员大胆分析排除故障 , 仅用6天 , 就锁定问题并采取防范措施 。
再次发射的当日凌晨 , 上级建议推迟 。 黄纬禄又一次主动承担起风险和责任:“需要考虑的都考虑了 , 一切都准备好了 。 我认为发射条件已经具备 , 不宜推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