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网|“上海模式”还有潜力可挖吗?,破解市民“去哪儿健身”难题( 三 )


“未来非体育用地申报建设体育设施怎么走流程?”“经营投资者的相应保障能否更加具体?”……采访人员采访了不少民营场馆经营者 , 大家最迫切的需求都集中在这几个方面 。
上海体育学院黄海燕教授建议 , 可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 , 体育、规划、建设、城管、工商、卫生等部门共同协调 , 通过第三方服务平台 , 提供“一体化、一站式”网上申办服务 。 既方便理顺闲置空间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与管理权 , 也能够对其安全、卫生等各个方面做到高效评估 。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详规处处长伍攀峰认为 , 屋顶闲置空地的性质复杂 , 极难制定统一的审批条件和准入标准 。 他建议 , 可以在安全、扰民、建筑物兼容性等几个方面 , 制定一些基本标准 , 建立一张负面清单 , 对符合建设条件的场馆仅做报备 , 而非审批 。 备案后 , 在建设期间加强项目的把关 , 对建设形式、建设规模、承载负荷等进行约束 , 加强监管 。 此后 , 每年进行一次检查 。
【智能化升级:进一步释放盘活存量】
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 也为进一步盘活场地资源提供了解决方案 。 《意见》创新地提出将信息化建设与公共体育场馆管理运营相结合 , 此举上海已经先行先试 , 取得一定成效
2018年上海首推智能化球场 , 依托互联网+体育的创新服务模式 , 对公共运动场实现智能化线上远程管理 。 在节约人力成本的同时 , 大大提高了场馆开放的安全性 。 今年上半年 , 借助智能管理系统 , 徐汇“洛克公园”篮球场成为全国首家24小时营业的篮球场 。 球场管理人员表示 , “24小时球场的推出 , 大大解决了球友们上班时和运动的时间差问题 , 方便大家自由安排运动时间 。 ”
解放网|“上海模式”还有潜力可挖吗?,破解市民“去哪儿健身”难题
文章图片
江湾体育场健身步道对外开放 。
一圈750米的健身步道整修一新 , 有着85年历史的江湾体育场今夏首次向公众开放运动健身 。 附近居民张老伯说:“在江湾体育场外圈步行锻炼了十几年了 , 还是第一次走进体育场锻炼 。 ”因为场地大、管理难等原因 , 江湾体育场一直没有正式开放给公众用于锻炼 。 由每步科技开发的一系列智能应用则解决了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体育场馆开放管理的技术问题:步道入口处的人脸识别智能检录系统 , 实现对人员的出入有效管理 。 系统配置了无感测温装置 , 市民只需提前注册小程序 , 现场无需携带手机 , 通过“刷脸”即可自动测温入场 。
学校体育场地是优质的场地资源 。 《意见》提到 , 挖掘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潜力 , 在政策范围内采取必要激励机制 , 鼓励各地区委托专业机构集中运营符合对外开放条件的学校体育场馆 。 然而学校场地开放情况不理想 。 经常有市民反映:“家附近那么好的学校场地能不能向居民开放?”但学校也有自己的苦衷:出于安全考虑 , 过去校园在学生放学后一直关闭 。 一旦开放 , 期间的安全保障和事后的检修维护等都怕跟不上 。
从2016年开始 , 普陀区推出第三方管理模式 , 引入信息化管理服务 , 区内学校开放率达到92.5% , 在全市名列前茅 。 近年来 , 普陀区试点在几所校区较大、人流量较高的学校 , 安装人脸捕捉系统接入校方监控 , 提高校园开放的技防水平 。 静安区则通过人脸识别系统、智能化场地出入、二维码扫码形式入场等方式 , 实现学校场地向公众开放 。
上海体育学院教授陈锡尧提出 , 一座城市的运动活力不仅体现在大型体育场馆 , 还有城市角角落落、各个社区的小型体育场地 , 它们是离市民最近的、最方便可达的场地 。 上海应该盘活更多场地资源 , 引入专业的管理团队 , 打造更多运动场景 , 让人们感受到运动氛围 。
既有高大上 , 也有小而美 , 上海市民身边的体育场地不拘一格 。 当运动与生活结合 , 体育场地建设的“上海模式”依然有潜力可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