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产能不饱和强扩产,东鹏饮料IPO胜算几何
凭借"年轻就要醒着拼""困了累了就喝东鹏特饮"系列广告语 , 东鹏特饮背后生产商东鹏饮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鹏饮料")被市场熟知 。 不甘做我国能量饮料市场老二的东鹏饮料 , 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击 , 欲借资本发力 。 最新动态显示 , 东鹏饮料IPO进入预更新披露阶段 。 而对于东鹏饮料的上市 , 业界认为是一个不错的时机 。 不过 , 因存在收入依赖东鹏特饮、产能不饱和仍要扩产等问题 , 东鹏饮料这次上市胜算几何仍是未知数 。
九成收入来自东鹏特饮
招股书显示 , 东鹏饮料主营业务为饮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财务数据显示 , 2017-2019年以及2020年1-6月 , 东鹏饮料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约28.44亿元、30.38亿元、42.09亿元、24.69亿元 , 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约2.96亿元、2.16亿元、5.71亿元、4.41亿元 。
整体来看 , 东鹏饮料的收入是不错的 。 不过 , 从东鹏饮料收入构成上来看 , 其收入存在依赖单一产品的风险 。
据招股书 , 东鹏饮料旗下产品涵盖能量饮料、非能量饮料以及包装饮用水三大类型 , 其中能量饮料是公司的主打产品 。 据悉 , 东鹏饮料的能量饮料主要是东鹏特饮 , 具体可分为金瓶特饮(250ml及500ml)、金罐特饮(250ml)和金砖特饮(250ml)共3种包装类型 。 2020年 , 公司新推出含气能量饮料东鹏加気 。
数据显示 , 东鹏特饮系列产品在2017-2019年实现的销售收入分别约27.35亿元、28.85亿元、40.03亿元 , 分别占各期营业收入的比重为96.19%、94.99%、95.11% 。 今年上半年 , 东鹏饮料的能量饮料合计实现的销售收入约22.73亿元 , 除了其他能量饮料收入的237.2万元外 , 今年上半年东鹏饮料的能量饮料中的收入依旧来自东鹏特饮 。 经计算 , 东鹏特饮今年上半年的销售收入占当期公司总收入的比例为92.05% 。
除能量饮料外 , 2017-2019年以及2020年1-6月 , 东鹏饮料的非能量饮料及包装饮用水的销售收入合计占比分别为3.72%、4.49%、4.5%及7.57% 。
在投融资专家许小恒看来 , 相对单一的产品结构使得东鹏饮料的经营业绩对东鹏特饮的销售依赖程度较高 。 虽然公司近年来陆续推出由柑柠檬茶等其他系列产品 , 但整体销售规模相对较小 , 短期公司仍存在产品结构相对单一的风险 。
首发反馈意见中 , 证监会曾要求东鹏饮料揭示产品收入单一和收入区域集中的风险 , 说明与同行业竞争对手是否具有一致性 。
而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在接受北京商报采访人员采访时称 , "中国大部分的企业在进行一个品类多元化的时候 , 都犯了一个错误 , 就是主业不强的时候去做多品类的布局 。 不过东鹏饮料是把整个主业、主品做强做大做精做透之后 , 再去进行一个多品类的布局 , 这是匹配整个行业发展趋势的 , 也匹配整个行业发展的属性" 。
扩产之路成效待考
为何选择此时上市?朱丹蓬认为 , 中国的快速消费品进入了一个大分化的阶段 。 即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局面 。 对于作为功能性饮料老二的东鹏饮料而言 , 在这个时间点选择上市 , 是一个好的时机 。
"目前东鹏饮料也在布局五多战略 , 即多品牌、多品类、多场景、多渠道、多消费人群 。 所以我们不难看到 , 就是越来越多的头部企业都在布局五多战略 , 五多战略对于资金的要求比较高 , 所以我认为东鹏饮料整体的上市跟中长期的发展目标是匹配的 。 "朱丹蓬表示 。
一位行业人士称 , 我国能量饮料行业市场化程度较高 , 经过多年发展 , 已形成了红牛、东鹏特饮、乐虎、体质能量、战马等知名品牌 , 同时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 , 吸引了众多参与者 。 上市以后可以通过二级市场实现更好的融资 , 可以推动东鹏饮料能有一个更好更快的发展 。
与多数拟上市企业一样 , 东鹏饮料在上市后亦有募资扩产的计划 。 据招股书 , 东鹏饮料拟将募集的约14.93亿元投入到生产基地建设、总部大楼建设、研发中心建设等项目上 , 其中约8.09亿元用于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
- 业务|达能第三季度销售收入超58亿欧元,中国饮料业务降幅收窄
- 销售|东鹏饮料更新招股书 九成收入来自东鹏特饮 销售区域集中广东
- 显示|面板龙头频扩产能 东旭光电等上游材料厂商将受益
- 澎湃新闻|女子带3岁女童买饮料实施拐骗,被判刑1年1个月
- 国家统计局网站|2020年三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6.7%
- %|统计局:2020年三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6.7%
- 生产能力|中信特钢前三季净利润超43亿,三季度同比增长13.69%
- 爬坡|金固股份:美国生产基地产能在持续爬坡阶段
- 产业|逆风扩产产能利用率低 沪硅产业高市值还能撑多久?
- mm|逆风扩产产能利用率低 沪硅产业高市值还能撑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