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管理杂志退押金要等736年,仅是ofo之死,还是共享经济被“玩坏”?
【中外管理杂志退押金要等736年,仅是ofo之死,还是共享经济被“玩坏”?】
所有的商业创新 , 烧钱并不可怕 , 试错也没关系 , 可怕的是到最后依然没有突破性创新 , 最终走向穷途末路 。
近日 , ***发布报道《人民直击:凭什么要我等736年才能退回押金?》 , 让一度“消失”的小黄车再次回到公众视野 , 昔日的风采已经变成不光彩 。 据中新社8月3日报道 , 从ofo官网、公众号、客户端到办公地点、供应商等 , 几乎所有公开渠道都无法追寻ofo的踪影 , ofo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 。 ofo“消失”的身后 , 留下的是一堆繁重冗长的债务 。 截至8月份 , 等着退押金的用户还有1600多万 。 按最低金额99元计算 , ofo欠用户押金高达16亿元 。 同时 , ofo运营主体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执行标的总金额约为5.36亿元 , 未履行总金额比例约95% 。 从美好理想出发 , 因资本驱动爆红 , 共享单车的风行原本可以给共享经济模式带来无限可能 。 但短短5年间 , 曾经的创业明星、资本宠儿 , ofo已如过山车般从巅峰跌到谷底 , 以惨败收场 。
本文插图
披着“互联网马夹”的单车租赁
几年前 , 雷军有一个风口论:站在风口上 , 猪都能飞起来 。 作为共享单车的开创者 , ofo就是共享经济领域的幸运儿——在共享经济风口来袭的2014年 , 北大青年戴威和他的4名小伙伴提出了“以共享经济+智能硬件 , 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的美好理念 , 共同创立以平台共享方式运营校园自行车业务的新型互联网公司——ofo诞生 。 在共享经济盛行时期 , ofo跑在了风口前方 , 率先抢占了市场 , 成为资本春天里的佼佼者 。 2017年 , ofo在短短半年内就融资超过70亿元 , 布局全国30多个城市 , 快速攻城略地 。 手握资本的创始人戴威开始“挥金如土” , 直接在北京理想国际大厦租下整整四层办公楼 , 显示出ofo的豪气 。 同一年 , 在国内市场掀起全民骑单车的风潮之时 , ofo开始野心勃勃地进军海外 , 先后开辟了九国市场 。 ofo尚未做实国内市场 , 就大张旗鼓进军海外 , 显然是不切实际的疯狂扩张 。 而当时 , ofo还获得了国内相关机构评选的“全国最佳商业模式创新奖” 。 然而 , 隐患早已浮出水面 。 2017年10月 , 多地小黄车用户投诉:使用ofo遇到消费陷阱 , 原本要支付199元的用车押金 , 却买成了不可退钱的“59元包年卡” 。 在ofo押金页面上显示着“59元包一年用车” , 但为可选项 。 点击进去以后 , “59元包一年用车(免押金)”与“199元押金(可退)”并列可用 。 所以 , 用户的投诉理由是:点击进入的是交押金的页面 , 不该把年卡放在押金页面 , 并设置默认选项 。 这不等于绑架消费了吗?ofo的运营模式是 , 通过合作代工(如天津飞鸽、上海凤凰等老牌自行车厂家为其生产单车) , 再大批量投放市场 , 面向C端用户收费(押金及分时租赁费用)来获利 。 在移轨创新?看来:同外部合作伙伴应建立有生产力的良性关系 , 要像真正的合作伙伴一样 , 感召利益相关者“共建”实现新价值主张 。 而ofo与供应商的合作仍是传统的OEM , 停留在经济利益的合作层面 。
本文插图
这种模式自共享单车诞生以来 , 就被质疑为“伪共享经济” 。 共享经济“鼻祖”蔡斯对共享经济的定义 , 大意是通过社会化平台分享闲置实物资源或认知盈余 , 以低于专业性组织者的边际成本提供服务并获得收入的经济现象 , 且资源的支配权与使用权分离 。 共享经济的理念在于共同拥有而不占有 , 最大化地利用资源 , 从而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 但本质上看 , 共享单车做的其实是传统租赁 , 而非真正的共享模式 。 就“闲置资源”而言 , 共享单车就不是 。 ofo和死对头摩拜(后被美团收购) , 均采用了自有单车租赁的重资产模式 。 而共享经济的本质是连接供需两端 , 本身是轻资产模式 。 比如滴滴 , 被共享的出租车、快车、顺风车等都不是滴滴的资产 , 而是来自社会上的闲置车辆 , 滴滴只是连接供需两端的平台 。 凡是互联网公司 , 没有人愿意把自己做“重” 。 但在资本的驱动与竞争厮杀下 , ofo和摩拜都不约而同走入“歧途” , 投放更多的单车支撑B2C的租赁模式 。 其实“违背”了共享经济的真正逻辑 。 融资之后 , 共享单车的造车越来越疯狂 。 因为它必须不断投放单车数量来占领市场 , 再从资本市场获取更多融资来续写自己的创业故事 。 当资本开始撤退 , 创业故事就没下文了 。 共享单车革命尚未成功 , 就陷入到了一个“伪共享经济”的死循环 。 相比于共享出行(如滴滴)、共享办公(如优客工场)、共享租房(如国外的Airbnb爱彼迎)等共享模式 , ofo们像是穿着“互联网马夹”的单车租赁 , 不过是传统租赁模式的“变种” , 跟从前散落于城市街头的公共自行车租赁没太大差别 。 移轨创新?认为:ofo并没有实现真正的“移轨” , 并没有对商业模式和生态系统进行突破性创新 。 突破性创新对于创造市场是至关重要的 。 中国企业需要从市场渗透向创造市场转型 , 从而建立新的竞争优势 。
- 财富管理|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财富管理新时代以资产配置为核心
- 周到|民警利用无人机指挥事故车辆立即撤离 “科技赋能”破解交通管理难题
- 【中科】心晓悠护Lite+精准健康管理平台 中科新知亮相CMEF
- 中国新闻网|2020澜湄万里行挺进“藏东明珠”西藏昌都 中外媒体感知70年腾飞巨变
-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新时代应急人好样子丨白春:直面挑战愈挫愈勇
- THEONE壹号杂志|壹号THEONE | 刘芸:驻颜精灵的秘密武器
- 管理层|当升科技:管理层与核心骨干股权累计增持约203万股,成交均价约为26.18元/股
- 泰州|中来股份:审议通过《关于控股子公司签订项目合同能源管理协议暨关联交易的议案》
- 股份|中来股份:审议通过《关于控股子公司签订项目合同能源管理协议暨关联交易的议案》
-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经济管理学校校园科技节暨上海科技电影周校园站开幕式顺利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