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对于这些“扶贫”骗局,基层干部为何敢怒不敢言?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 。 然而 , 半月谈采访人员近日在基层采访发现 , 对一些不法分子来说 , 产业扶贫项目既是“唐僧肉” , 种种“特事特办”大可从中捞一把;又是“护身符” , 就算骗局遭人识破 , 因为事关扶贫 , 基层干部多数也敢怒不敢言 。 脱贫收官 , 怎会出现“揩油会餐”?
1
拿“萝卜章”充数 , 讨钱还理直气壮?
3个多月前 , 中部某省产业扶贫工作站负责人接待了东部某省一名新能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 对方称2018年建设的一处光伏电站拖欠新能源公司数千万元工程款 。
蹊跷的是 , 在这个省的光伏扶贫系统中 , 根本看不到新能源公司的影子 , 这座光伏电站的总承包方是一家大型安装集团公司 。 找上门的新能源公司实际控制人说 , 合同上的公章是假的 , 她才是真正的总承包商 。
经过调查 , 这家新能源公司成立于2014年 , 原本只是一家光伏设备和配件的经销商 , 也就是上述安装集团公司的供货商 。 直到2019年5月 , 其经营范围才增加了“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安装及维修” 。 2018年初 , 通过网购“萝卜公章” , 假借安装集团公司资质 , 偷梁换柱般接起扶贫项目来 。
光伏电站负责人表示 , 作为签订合同的甲方 , 他也被蒙在鼓里 。 直到2018年底工程完工 , 新能源公司找上门直接索要工程款 , 他才发现事情不对 , 派了2名工作人员赴安装集团公司沟通 , 结果被告知安装集团公司从未与电站签过合同 。
由于新能源公司伪造公章 , 原本签订的合同就成了无效合同 , 再加上工期拖延了近半年 , 双方围绕工程款支付产生纠纷 。
尽管如此 , 新能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语气并不客气 , 要求产业扶贫工作站3天内协调处理好 , 否则就要在“扶贫”上做文章 , 向媒体曝光扶贫项目“骗取国家补贴” , “闹出惊天动地的事情” 。
据了解 , 这家公司此前已在多个省份以类似做法实际承揽过光伏扶贫项目的建设工程 , 屡试不爽 。 基层政府迫于压力 , 只能想办法息事宁人 。
【半月谈|对于这些“扶贫”骗局,基层干部为何敢怒不敢言?】2
项目拖着干不完 , 责任只有干部担?
半月谈采访人员调查发现 , 这家企业之所以如此肆无忌惮 , 是因为自以为抓着地方为推进扶贫“特事特办”的“把柄” 。
由于新能源公司缺乏资质 , 再加上资金紧张 , 工程进度严重滞后 。 原本合同约定应在2018年6月30日完工 , 但距完工时限不足两天时 , 实际只安装了1/5的光伏组件 。
对于集中式光伏扶贫项目来说 , 工期异常重要 。 按照相关政策规定 , 以当年6月30日为分界 , 2018年上下半年光伏电站的上网电价每度电相差可达0.15元 , 拖过6月30日 , 不但延误了电站发电 , 更关键的是扶贫效益将大受影响 。
为尽可能保障扶贫效益 , 经过协调 , 光伏电站出具了一份承诺在6月30日24时前完成2/3装机容量抢装工作的书面材料 , 有关单位开出了相应的并网通知书 。
关键时刻 , 新能源公司反而以此来要挟涨价、提前支付货款 , 并未完成抢装任务 。 抢装任务没完成 , 并网通知书就有了问题 , 此前参与协调的各方也都有了责任 。 延误工期 , 反而成为新能源公司威胁地方政府的“把柄” , “拿”住了一众扶贫干部 。
“再怎么追究企业的违约责任 , 都弥补不了对按期脱贫带来的影响 。 ”一名基层干部无奈地说 , 到了脱贫收官期的节骨眼上 , 谁还有心思打官司 , 大家都只顾补漏洞填窟窿 , 别说进度慢半拍 , 就是慢1/4拍也吃不消 。 实在不行 , 只能在上级各项规定的解释上搞搞变通 。 然而 , 这样做的风险也很大 , 正所谓“干好了叫勇于作为 , 出了问题就是胡乱作为” 。
半月谈采访人员了解到 , 光伏电站投产以来 , 已按约定拿出900万元用于扶贫 , 受到周边贫困群众认可 。 但光伏电站和新能源公司至今未就工程款达成一致 , 双方纠纷不断 , 引发负面舆情 。 最后 , 直接负责光伏扶贫项目的县发改局局长背起了责任 , 被调整到另一部门担任副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