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东门户网站|创新成本最低 产研环境最佳——解读浦东吸引生物医药人才集聚的密码( 二 )


2019年 , 浦东发布了10平方公里的生物医药产业地图 , 将以张江创新药产业基地、张江医疗器械产业基地为重要增长点 , 推动形成从研发到产业的闭环 。 其中 , 张江创新药产业基地将重点承接创新药物成果转化及高端制造;约4平方公里的张江医疗器械产业基地 , 将落户一批高端医疗器械研发生产项目 。 据规划 , 2020年浦东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将有望突破1000亿元 , 到2025年基本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策源地和产业集聚地 。
打造生物医药的制造高地!这样的雄心壮志 , 将吸引更多企业入驻浦东 。
人才助推产业发展
生物产业的高速发展 , 带动着企业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 而这一切的背后 , 核心是人才的推动助力 。
【上海浦东门户网站|创新成本最低 产研环境最佳——解读浦东吸引生物医药人才集聚的密码】张江科学城 , 也是一座人才城 。 产业热土产生了最强吸引力:已有各类科技人才超45万 , 既有诺贝尔奖获得者、海外院士、中国两院院士 , 也有来自全球各地的顶尖创新人才 。
2003年 , “60后”陈春麟在张江创办了最初的上海美迪西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 16年后 , 美迪西生物公司成为了首家在科创板上市的生物医药临床前综合研发服务CRO(研发外包服务)公司 。
4年前 , 留学归国的张少典和马汉东考察了3个地方后 , 决定在张江创业 , 他们想做的行业非常新——医学信息学领域 。 “我们需要的人才要求非常高 , 既要有医疗背景、数据背景 , 还要有人工智能技术 , 在张江竟然能找到所有符合条件的人才 , 对我们来说 , 太惊喜了 。 ”马汉东说 。
同样的 , 凭着一股子闯劲 , 无数张江人助推高端医疗器械蓬勃发展 , 成为张江智造的一张名片 。
1998年 , 常兆华归国创业的首站 , 就选定了张江 。 “当时的郭守敬路 , 别说餐饮 , 连红绿灯都很少见 。 ”虽然条件艰苦 , 但是常兆华坚持了下来 。 现如今 , 常兆华创立的微创集团成为了本土高端医疗器械领域的领头羊 。
逸思医疗 , 现已成为全球唯一提供完整肿瘤微创外科手术解决方案的医疗器械企业 , 其自主研发的高端医疗器械腔镜吻合器 , 在今年疫情期间已进化到第三代 。 英诺伟医疗器械在国际首创的封堵取石导管获准上市后 , 产品份额已居国内市场首位 , 该公司新研发的一款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肾镜还拿到了美国FDA注册证……
数据显示 , 近年来中国医械市场的增速超过20% , 远高于全球市场的5% , 中国医疗器械品牌逐渐被世界认可 , 这其中 , 张江企业功不可没 。
张江未来发展可期 , 也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 。 这也是浦东新区举办生物医药产业“云聘汇”的原因 。 浦东人才市场副总经理王菁介绍 , 本次“云聘汇”聚焦生物药、化学药、中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企业人才需求 , 招聘岗位紧紧围绕浦东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岗位 , 涵盖了产业链上各个细分领域 , 岗位涉及技术管理、科研开发和技能等紧缺急需岗位 。
同时 , 浦东将整合配套各项公共政策和服务资源 , 为通过此次活动在浦东工作的入选人才提供“一人一策”的精准服务 , 通过发挥创新载体政策叠加优势 , 促进具有浦东特色的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服务链的“五链”集成 , 进一步营造生物医药产业人才发展生态环境 。 王菁透露 , 后续的人才服务将持续一整年 。
活动上 , 美迪西创始人兼CEO陈春麟表示 , 未来企业的规模还将继续扩大 , 今年公司已经招聘了约500名员工 , 近两年内还将有1000-2000人规模的招聘需求 。 “化学、生物学、药学……我们什么岗位都缺人 。 ”陈春麟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