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古典诗心未曾退场( 二 )

作为陈传兴“诗的三部曲”终章 , 《掬水月在手》也许更像一场电影美学的实验 。 导演说 , 在辗转十个地区、采访43位受访者、采访稿近百万字、历时近两年的拍摄过程中 , 他其实一直在思索能不能用一种中国自己的电影美学叙述方式 , “这种方式不同于故事 , 而是像诗词一样 , 有音律、对称 , 有一种不以叙事为主的 , 百转千回的美在其中 。 ”是叶先生在拍摄沟通时的严谨态度提点了导演 , “叶先生随时会指出:你念错了 , 你这样会破坏了平仄 。 ”现在 , 电影交卷 , 用诗词的修辞刻画出叶嘉莹先生的意暖神寒 。

诗就在那里 , 珍惜诗歌的人也一直在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里有一句“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 , 大抵就是叶先生的生命写照 。 可伴随电影缓缓走过两小时 , 观众也许会发现 , 叶嘉莹早已默默把苦难拉平 , 也无风雨也无晴 。

大银幕上 , 叶先生的每一次访谈都会穿着整齐雅致、戴上饰品 , 妙悟灵思间 , 是不被任何事物所惊动的淡然 。 这正应和了陈传兴的感受 。 拍摄两年多时间里 , 导演亲近地聆听叶先生谈论中国诗词 , 谈自己动荡起伏的人生 。 可多少沧桑艰难 , 都不过是平淡地掠过 。 与其说是“诗词救了她” , 毋宁看成 , 沉浸在文学诗词海洋里的人 , 所有的情感都有安放之处 。

导演说 , 之所以穿插了大量器物和景物 , 在美学之外存着另一层心思 。 “千百年时间流转 , 外在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社会都已与诗歌诞生的年代不一样了 。 ”因此 , 他用那些不曾改变的意象 , 比如冬天在洛河龙门飘过的雪、风吹过树梢的声音、拂过水面的声音 , 那些千百年不变的自然吟唱 , 来反复讲述一个主题:其实诗就在那里 , 安静地流传至今 。

点映场后 , 作家王苏辛这样归纳电影的观感:“你的故乡有源头 , 精神世界便有自己的来处 。 ”而精神世界的探索往往是寂寥的 。 就像这部电影 , 没有喧嚣 , 有的只是大段空镜、悠远的雅乐 , 以及叶先生缓慢吟诵出的诗词 。 在艺术手法上 , 它的节奏和形式都不意在讨好观众 。 但 , 这恰恰是这部纪录电影的魅力所在 。

对这次公映 , 陈传兴是带着某些不确定的:在太多人以手机当作日常粮食的时候 , 还有人喜欢诗歌吗?还有人愿花两小时来看一部关于“诗的本质”的纪录片吗?

但也有些事在潜移默化中给了他一些“微薄的自信心” 。 今年夏天 , 上海国际电影节把金爵官方入选的嘉许给予《掬水月在手》 , 两次展映 , 早早便一票难求;后来在北京国际电影节上与观众再见 , 它依然是最受欢迎的口碑佳作 。 而今 , 电影在豆瓣上的评分达到了8.4分 。 还有些《掬水月在手》之外的碎片也在拼凑出一些事实 。 这些年 , 《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外卖小哥 , 电影《我的诗篇》里那些读诗、写诗的打工者 , 他们每次出现都会牵引大众的视线 。 也恰是这些人让我们相信 , 珍惜诗歌的人一直在 , 中国人的诗心未曾退场 。

点映场散场前 , 孙甘露被问及会如何向年轻人推荐《掬水月在手》 , 他用杜甫诗作答“同学少年多不贱 , 五陵衣马自轻肥” 。 首席采访人员 王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