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麻辣财经工作室|是什么创造了“新药研发中国速度”?( 二 )


再看医保制度 。 此前 , 新药获准上市后还要过三关:省级招标采购关、医院准入关和国家医保目录关 。 “过三关”累计花的时间 , 运气好也要四五年 , 真是“黄瓜菜都凉了” 。 好在 , 近年来国家成立了医保局 , 除了废除省级招标、实行全国集中统一采购 , 还把国家医保目录的调整时间由原来的4年改为1年 。 如此一来 , 创新药能顺畅地进入寻常百姓家 , 药企也可以较快收回成本、投入后续研发 。
最后看投融资制度 。 新药研发是烧钱的活儿 , 没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 , 根本玩不下去 。 近年来国家先后推出系列融资新政 , 除了激活民间风险投资 , 港交所在2018年开通未盈利药企IPO绿色通道、上海于2019年推出科创板 , 为新药研发注入了源头活水 。
不难看出 , 正是得益于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并进 , 才驱动我国创新药驶上历史快车道 , 创造了今非昔比的“新药研发中国速度” 。
新药开发环环相扣 , 四大短板亟须补齐
药品一头连着国计 , 一头连着民生 , 是许多国家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 。 近年来 , 我国药品创新能力迅速提升 ,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 产业环境持续改善 , 中国新药研发的前景值得期待 。
但是 , 我们还不能沾沾自喜 。 与发达国家相比 , 我国的新药研发尚处于起步阶段 , 依然存在产业规模较小、自主创新品牌较少、产业链不够完善等问题 。 同时 , 无论是新药审评审批制度、医保制度还是金融制度 , 都有很大的优化空间;许多出台的改革新政 , 也需要在落地上下大功夫 。
只有尽快补齐短板 , 我国医药产业才能加快创新步伐 , 实现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的整体提升 。 专家指出 , 新药开发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生态系统 , 在从仿制药大国向创新药强国转型的进程中 , 尚有四大短板亟须补齐——
一是基础研究 。 基础研究是新药开发的源泉 , 要想成为创新药强国 , 必须夯实基础研究这个基石 , 在新机理、新靶点上有所作为 。 无论是大学、科研机构还是新药开发企业 , 都应高度重视基础研究 , 以更大的力度加大投入、深化合作 , 力争在新发现、新靶点、新技术上有所突破 。
二是临床研究 。 临床研究既是新药开发绕不过去的关口 , 也是检验新药开发质量和水平的试金石 , 更是一个国家医药创新水平的重要标志 。 长期以来 , 我国一直以仿制药为主 , 新药开发的临床研究相对薄弱 。 虽然近年来相关部门和各大医院都加快了临床研究中心的建设 , 但数量和质量都有待提高 。
三是独创独有 。 尽管这些年来新药研发的速度明显加快 , 但独创独有的原研药(first-in-class)凤毛麟角 , 即便是模仿创新的“me-too”“me-better” , “扎堆创新”的低水平重复也非常突出 。 这不仅会导致竞相杀价的恶性竞争 , 也在研发、投资、临床、审评等环节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
四是监管、医保政策 。 新药开发的全球同台竞争异常激烈 , 研发效率和水平与国家的药品监管政策、医保政策休戚相关 。 我国的新药研发要想在未来再上新台阶 , 离不开公平公正高效的行政监管和渠道顺畅、定价合理的医保政策 。
放眼未来 , 随着老龄化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 广大患者对新药的需求水涨船高;而“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 , 更为新药研发提供了广阔天地 。
可以预见的是 , 随着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双轮加速向前 , 聪明勤劳的中国人 , 必将为世界创造更多健康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