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跨国对话:全球教育因疫情“转线上”的危与机

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 新冠疫情持续在全球蔓延 , 当数以亿计的学生被迫“离开”校园 , 优质教育如何保障?家庭如何面对角色调整?一场关于疫情下全球教育的跨国对话12日在线展开 。
在线教育 , 家长参与更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预计 , 受疫情影响 , 全球将有超过10亿学生在一段时期内无法前往学校上课 。
“很多人会说 , 这一切(校园学习活动)都结束了 。 ”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詹姆斯·赫克曼在对话中说 。 不过 , 他更倾向于从一个更宏观的视角看待疫情对教育的变化 。
家庭|跨国对话:全球教育因疫情“转线上”的危与机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詹姆斯·赫克曼 。 (对话主办方供图)
“传统教育系统需要一个老师和一间教室 , 但父母与孩子也由此以某种方式分隔开了 。 ”他说 , 疫情期间 , 尽管改为远程学习 , 但随着孩子与父母共同在家时间增多 , 父母参与教育的可能性也增加了 。
这一观点也引起另一名对话嘉宾陈一丹的共鸣 。 作为全球最大教育单项奖“一丹奖”的创办人 , 他同样强调 , 在线教育成为疫情中替代传统教育的新模式 , 而在线教育与课堂教育的一个显著区别在于家长参与程度更高 。
家庭|跨国对话:全球教育因疫情“转线上”的危与机
全球最大教育单项奖“一丹奖”创办人陈一丹 。 (对话主办方供图)
陈一丹认为 , 过去几十年来 , 伴随经济发展与人口结构的变化 , 家庭在教育中发挥的一些功能出现弱化迹象 , 例如 , 乡村留守儿童由老人抚养、智能设备和网络较早进入孩子的世界 , 这些问题虽然近年得到部分解决 , 但仍值得高度关注 。
“家庭是教育孩子的核心载体 , 包括一代又一代人 , 家庭传授的不仅仅是知识 , 还有纪律、性格、自控力、理解力、同理心、对他人的关爱以及其他各种特质 。 ”赫克曼说 。
中美对比 , 家庭对教育多重要?
陈一丹认为 , 家庭教育一直在中国传统家庭观念中占据重要位置 , 乃至具有“家族传承”意义 。 赫克曼指出 , 美国社会可能面临更复杂、更严峻的挑战 。
“举个例子 , 我们中国人如果说 , 这个人没有家教 , 那是对他最大的侮辱 。 什么是好的家庭?无论是贫或富 , 好的家庭是重视教育的家庭 。 ”陈一丹说 。
身为中国互联网公司腾讯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 陈一丹2013年从腾讯卸任后 , 一直以公益方式投身教育 , 包括捐资创办民办非盈利性大学武汉学院等 。 他此前多次表示 , 这些做法与他自身接受的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 。
赫克曼则介绍说 , 在美国 , 一方面 , 部分人群非婚生子女比例高等家庭结构现象 , 对孩子的教育有着很大影响;另一方面 , 当前美国教育体系对家、校合作的理念“或多或少有些保守” 。
“一些专业教育团体 , 甚至师范学校都鼓励划清学校和家庭的界限 , ”赫克曼说 , “他们把学校视为社会的一部分 , 把家庭看成另一部分 , 不理解家庭参与的强大力量 。 ”
教育平等面临新考验
两名嘉宾同时谈到 , 在线教育因疫情而发展 , 一方面技术进步带给教育以新的机遇 , 另一方面也可能加剧教育不平等 。
陈一丹说 , 疫情推动了一批成熟多年的技术方案加大在教育体系的核心落地 。 “以往在线教育进不了K12(学前至高中教育)课堂 , 只能在课外辅导、技能培训、继续教育等外围板块作为辅助手段 , 扮演学校教育的补充角色 。 但疫情期间 , 在线教育第一次打入了K12课堂 , 还成为教育工作主力 , 而且是第一次比较完整地替代 。 ”
家庭|跨国对话:全球教育因疫情“转线上”的危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