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QFII牌照吸引力上升,投资范围扩大引来更多活水

:原题为_第一财经|QFII牌照吸引力上升,投资范围扩大引来更多活水。
随着QFII(合格境外投资者)投资范围扩大 , 其对外资的吸引力显著上升 。 第一财经采访人员获悉 , 越来越多包括对冲基金在内的外资机构对QFII牌照展现出兴趣 。 近期 , 资管规模364亿美元、全球最大的上市对冲基金英仕曼(Man Group)就拿到了QFII牌照 。
近两年来 , 相比QFII , 互联互通机制以其便利性赢得众多外资机构追捧 , 但互联互通仍无法参与境内衍生品 , 亦无法参与A股打新 。 今年以来 , 中国监管层不断完善QFII /RQFII(后文统称QFII)制度——先是将两者合并并取消额度限制、便利化资金安排 , 近期又扩大了QFII的投资范围至金融期货(国债期货、股指期货)、债券回购、商品期货等 , 这使得不少原本还在犹豫的新机构加速申请QFII牌照 。
自然也有人开始担心这或引入更多外资“空头” , 但事实并非如此 。 摩根大通期货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魏红斌对第一财经采访人员表示 , 新的《QFII、RQFII办法》(下称《办法》)发布后便有众多外资机构前来问询 , 不少都是长线投资机构 , 在风险对冲工具更完善后 , 将吸引更多“活水”进入中国 。 以股指期货来说 , 当前QFII只能做套保 , 且要求严格期现匹配而不能做投机 , 因此诸如“裸卖空”的情况并不可能发生 。
10月9日 , A股长假后首日开盘便吸引超百亿北向资金净流入 , 12日开盘后势头持续 , 全年净流入累计1050亿元;今年前7个月人民币债券外资流入也高达4740亿元 , 同比增60% , 机构预计全年资金流入量将达8000亿至1万亿元 , 2021年将增至1万亿到1.2万亿元 。
外资买债以现券为主 , 通过国债期货套保
过去几年 , 虽然中国债市不断开放 , 但外资机构仍无法有效进行人民币利率风险对冲 。 此次《办法》不仅允许QFII参与国债期货 , 投资范围还扩至债券回购 。
“很多国际投资机构都是长期投资者 , 出于资金效率的考量 , 更多将持有现券 。 有了更多QFII投资机构参与 , 会使中国国债期货市场更活跃 。 ”魏红斌表示 , 早在2018年 , 中金所发布指引 , 允许将国债质押做为期货交易的保证金 , 放宽抵押品范围 ,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机构持仓成本 , 便有不少海外客户前来问询并表示兴趣 。 作为中介机构的摩根大通期货也于今年7月 , 被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批准由交易会员变更为交易结算会员 。
目前 , 外资机构仍在等待《办法》的相关细节指引 , 例如就国债期货而言 , 会否对QFII设定限仓比例?会否允许QFII进行套利、套保、投机中的一种或多种?汉坤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葛音此前对第一财经采访人员表示 , 《办法》的确保留了一定的想象空间 , QFII可参与的金融期货、商品期货、期权等的具体品种和交易方式 , 将由证券期货交易场所报证监会同意 。
魏红斌称 , 目前国债期货交易编码类型包括“套利、套保、投机”三种 , 各金融机构中 , 目前仅有基金专户、券商资管小集合、证券资管定向等被允许开展上述所有操作 , 而银行、保险等若参与国债期货则被限定在套期保值 。 采访人员同时了解到 , 4月10日 , 五大国有银行成为参与国债期货交易的首批试点商业银行 , 当时监管层的要求也是进行套保而非投机 , 并且对开仓手数有所限制 , 因此预计QFII进入国债期货市场将更多以套保为主 。
“此前也有讨论过套利、套保、投机‘三码合一’的可能性 , 基于额度申请 , 但仍待具体细则明确 。 ”魏红斌预计 , 随着富时罗素WGBI指数早前已纳入中国国债 , 后续将有更多外资布局中国债市 。
摩根资管投资组合经理彭逸升此前对采访人员称 , 外资持有中国政府债券的比例已从前几年的2%升至9%以上 , 尽管亚洲其他市场(15%-30%)相比 , 中国的这一比例仍相对较小 , 但当投资者拥有更多管理风险的对冲选项后 , 中国债市国际化进程将会提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