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备|深粮控股董事长祝俊明详解“智慧粮仓”:将物联网、大数据、RFID技术等引入粮食管理( 二 )


基本解决了“菜篮子”的供应问题之后 , 如何解决深圳人的“米袋子”需求成了摆在深圳面前更棘手的问题 。 为解决这一问题 , 深圳从行政管理机构向企业化运作改革 , 取消了统筹统销 , 取消了粮食的票证管理 , 放开市场供应 , 比全国早了10年 , 也为后续的粮食流通体制机制进一步深化改革 , 奠定了第一块基石 。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后 , 深圳进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支柱产业较快发展的阶段 。 此时的深圳已经放开粮食市场经营 , 市场活力得到激活 , 解决了部分粮食供应的问题 。 但后期人口成倍数的增长 , 还是对粮食储备、应急、保供形成非常大的压力 。
1996年 , 为解决当时深圳市建设期人口激增、储备应急能力不足等状况 , 深圳市建立地方粮食储备制度 , 任务是7万吨 。
祝俊明告诉采访人员 , 从这时候 , 在深圳市政府的支持与帮助下 , 深粮作为深圳粮食储备任务最重的承储主体 , 创新性地开始探索成品粮储备和动态轮换模式 , 实行粮食储备与市场化经营相结合的“动态”模式 。 这个在全国来说 , 是首创的 , 也是顺应和符合当时的发展态势的 。
2008年 , 深圳市人民政府颁布《深圳市粮食储备管理暂行办法》 , 提出“企代政储、动态储备、费用定额包干” , 进一步确立了粮食储备管理的“动态”模式 。 在这样的背景下 , 深粮控股从探索企业化运作向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变 , 不断加速粮食储备保障与市场化经营的深度融合 , 围绕供应链塑造 , 在粮源、物流、仓储、质检、渠道等环节配置资源 , 加快构建从产区到餐桌的粮油食品供应链 , 持续优化、创新粮油仓储物流模式、配送服务方式 。
2009年 , 深粮控股确立服务型企业定位 , 明确了打造“区域性最具竞争实力的粮食流通服务企业”的战略目标 , 开启战略导向下的市场化经营 , 从一个传统贸易型企业开始蜕变 。 如今 , 深粮在坚持做好战略储备服务的基础上 , 明确打造“智慧粮油食品供应链优质服务商”的战略目标 。
祝俊明告诉采访人员 , 其实深圳一路走来 , 就是坚持问题导向 , 始终把发现问题、直面问题、创新解决问题作为主要任务 。 如果深圳没有人口快速增长 , 导致农产品供需失衡 , 可能就不会那么坚定提出建布吉农批、企业化运作改革的想法 。 没有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思维 , 深粮就不会率先开创性地探索成品粮储备和动态轮换模式 。
科技之路:将物联网、大数据等引入粮食管理
常言道:一个企业被市场淘汰 , 有时并不是因为做错了什么 , 而往往是因为什么都没做 。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在科技创新和消费不断变革的当下 , 不作为、不创新就基本等于被淘汰 。 深粮控股也开始行动起来 。
随着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 , 人们的消费观念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转变 , 粮食安全与品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 祝俊明在谈到这一问题时表示 , 消费者的愿望 , 更多的就是希望产品丰富方便且质量有保障 。 作为企业经营者 , 要解决消费者对粮食的这些需求 , 就必须从管理、品牌、质量等方面入手 。
为了推动粮食产业向高质量、高效率转变 , 深粮控股开始以现代科技手段改造升级传统粮食产业 , 积极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引入粮食管理 。 其在行业内率先推进仓储管理的“标准化、机械化、信息化、无害化”建设 , 自主开发“粮食物流信息系统”(深粮GLS)、“供应链管理系统(SCM)” , 并先后研发了RFID粮食仓储物流系统、粮食仓储可视物流BI系统、粮食供应链管理等30多个信息系统 。 这些系统将粮源、采购、物流、加工、仓储、质检、销售、合同、财务等各业务环节整体纳入 , 实现数据共享和服务调用 , 构建起全链条、多层次、多维度的数字化粮食管控体系 。
“粮食行业在很多人眼里是传统行业 , 但深粮在粮食的管理和仓储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研发人员 , 也开发了很多先进的技术 。 ”祝俊明介绍说 , 截至目前 , 深粮控股申请及获得专利91项 , 软件著作权证书23项 , 参与了多个国家级科研项目 , 2012年还曾承担粮食行业“国家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项目 。 此外 , 深粮控股还通过组建深粮研究院 , 形成了以深粮研究院为核心 , 以旗下深远数据、储备公司(质检公司)、面粉产品研发中心、市级研究开发中心(技术中心)和植物深加工技术工程实验室等为重点支撑的创新研发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