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套餐式”计费引争议,有用户吐槽“吃亏了”

现代快报讯(采访人员 白雪银 江楠 文/摄)“用不完套餐里的充电时间,但钱又没少花,长期下来太费钱了。”飞线充电被禁止以来,每天骑电动车上班的王女士就用小区的充电桩充电。她坦言,相比于私拉电线和在家充电,使用充电桩确实更安全,但谈到“套餐式”的计费方式,她又忍不住吐槽。据了解,目前南京许多小区的充电桩都采用了这种计费方式,和王女士有同样烦恼的居民也不少。
这样的“尴尬”如何缓解?电动自行车充电桩现有的收费标准是否合理?现代快报采访人员展开调查。
现代快报|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套餐式”计费引争议,有用户吐槽“吃亏了”
文章图片
△小区里的充电桩
尴尬:掏两块钱买8小时充电,实际每次都用不完
王女士家住南京市栖霞区晓庄师范小区。因为工作地离家较远,单趟要骑车约三四十分钟,所以她每天晚上都要把电动车充满电,才能支撑一个来回。“每天回到家,车里的电基本上用完了,充满电大约要6个小时,但小区里充电桩是一块钱充4小时,我这种情况要充满就得花两块钱。”让王女士心里不舒服的是,自己实际花两块钱买了8个小时的充电时间,但电动车充满电只要6个小时,剩下的2个小时被白白浪费掉了。王女士给采访人员算了笔帐,如果以1小时为单位计费,她充满电只要1.5元。也就是说,每充满一次电,就浪费了0.5元。“虽然一天只多花了几毛钱,但电动车天天都在骑,一年下来就损失了150多元,常年也是一笔不小的钱。”在王女士看来,充电桩公司有运营成本,电费贵些也能理解,但这样“套餐式”的计费方式确实不够人性化,像她这样的用户实际是每天都在“亏钱”。
对此,住在浦口区红树林小区的韩女士也深有同感。韩女士说,她每天都骑电动车去地铁站,虽然路途不远,但是频率很高。因此,有的时候电还没用“干净”就要充电。“我的电动车4-5个小时就能充满电,1块钱套餐里总有几毛钱用不上。要是车子还有余电,只需要充一两个小时就够了,这种情况下还是要付1块钱,多浪费啊。”韩女士观察到,有不少邻居也是因为不满这种收费方式,经常偷偷把电池挪回家充电。
探访:充电桩“套餐式”计费方式普遍存在
以1元为单位的“套餐式”计费方式是普遍现象吗?现代采访人员走访了南京多个小区,发现确实不少小区的充电桩采用这种方式,1元可充电的时间因充电桩公司不同而有所差异。如栖霞区的方圆绿茵小区,电动车充电桩的收费标准为1元/6小时;秦淮区侯家里小区为1元/3小时;秦淮区汇幸苑社区为1元/4小时……
以方圆绿茵小区为例,采访人员用手机扫描充电桩上的二维码,跳转出的界面上提示“请选择套餐”,套餐分为三种,分别为:1元/360分钟、2元/720分钟、3元/999分钟(大功率充电-3000W)。
现代快报|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套餐式”计费引争议,有用户吐槽“吃亏了”
文章图片
△方圆绿茵小区的充电区域
充电桩公司选用这种“套餐式”计费是基于哪些考虑呢?采访人员联系了方圆绿茵小区充电桩的运营公司——科大智能(合肥)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其工作人员告诉采访人员,目前南京很多小区内的充电桩都采用这种“套餐式”的计费方式,收费标准集中在1元/4-8小时,不同充电桩公司盈利点不同,收费会有差别。“我们公司将收费标准定为1元/6小时,是因为一辆新国标电动车充满大约需要6小时。”该工作人员称,除了扫码支付,公司的充电桩还支持投币和刷卡,之所以采用“套餐式”的计费方式,主要是想保持三种支付方式计费的一致。
“我们的充电桩多集中在老旧小区,许多老年人还是习惯投币支付,1元硬币是最常见的,所以我们充电桩就按照1元为单位来设定。”该工作人员表示,从技术上来讲,目前公司充电桩的充电费用还不能精确到每小时甚至每分每秒,充电时间不满6小时的居民也得支付1块钱,公司也在考虑升级技术,满足居民多元化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