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鱼仔仔说历史|韩信之死真的因为萧何?人心决定真正的原因,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二 )


所以 , 韩信败亡最根本原因在于刘邦恐韩信为乱;这和萧何并没有多大关系;萧何又是怎样成为韩信之死的关键人物呢?
小鱼仔仔说历史|韩信之死真的因为萧何?人心决定真正的原因,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文章图片
萧何与韩信的故事首先被太史公写进《史记》 , 后来又出现了《汉书》《汉纪》;后世史传、文学作品 , 对萧何与韩信故事的记载 , 均源于这三本书 。
在《史记》中 , 太史公褒扬韩信在建立汉朝时所立的功勋 , 一方面承认韩信确实存在叛乱动机 , 而一方面对韩信赞赏有加;他肯定韩信之功勋 , 对其叛汉多有同情 , 对其贫而有志格外赞赏;然而太史公尽管对韩信同情 , 但对刘邦逼迫韩信反汉亦持否定态度 。
“……韩信其志与众异……乃谋叛逆 , 夷灭宗族 , 不亦宜乎 。 ”(《史记》)
而班固对韩信则无一美言 , 否定其德行 , 称其善诈力 , 这是因为《汉书》秉持汉家正统观 , 为刘邦辩护;班固将韩信与四位叛臣合传 , 全盘否定韩信助汉之功 , 无限放大了韩信叛乱之事 。
小鱼仔仔说历史|韩信之死真的因为萧何?人心决定真正的原因,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文章图片
“韩信、卢绾非素积德累善之世……诈力成功……岂不哀哉!”(《汉书》)
《汉纪》成书于东汉 , 其中对萧何举荐韩信故事的记载与《史记》《汉书》大体相同 , 但对韩信之死的记载 , 则与《史记》、《汉书》略有不同;其中增加了对韩信谋反原因的探索 。
“初 , 豨适代时……韩信既废 , 恐惧怨望 , 乃与豨谋曰‘……天下可图也 。 ’”(《汉纪》)
据作者表述 , 韩信谋反是蓄谋已久 , 这样的说法增加了韩信的罪恶 , 由于《汉纪》成书于皇纲不振的历史时期 , 是意主宣扬汉家正统观念的著作 , 所以全书为汉家正统辩护痕迹非常明显 , 如对王莽僭越凌主、擅行废立的强臣持批判态度 , 对光武帝继承汉家遗脉格外赞扬 , 因此韩信叛汉自然会受到批判 。
我们来看看历史事实 , 首先是刘邦两次莫名其妙地削了韩信的兵权 , 如此对待功臣让人寒心 , 同时刺激了韩信;之后韩信谋反 , 萧何助吕后将其杀死也是事实;而韩信为汉朝建立了不世之功同样是事实;所以相比而言 , 太史公对韩信的评价比较中肯 , 也相对客观;然而 , 这三本书中的记载都没有说萧何是造成韩信之死的关键;两千年后 , 萧何怎么成了背锅的人呢?
小鱼仔仔说历史|韩信之死真的因为萧何?人心决定真正的原因,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文章图片
“败也萧何”的历史演变
后世史传记载韩信的故事内容基本与三部史书相同 , 但在表述形式上差别较大;这些差别促成了萧何与韩信故事的流变 。
中肯的评价
《资治通鉴》中司马光对韩信的评价与前史差别较大:
“世或以韩信为首建大策……臣以为高祖用诈谋禽信于陈 , 言负则有之……”
作者首先对韩信加以褒奖 , 认为汉家天下乃韩信之功;其次对韩信骄傲自满给予否定 , 认为韩信被杀有自身的原因;与此同时 , 司马光也批判刘邦 , 说韩信本来未必会反 , 是刘邦疑其心疑心太重、气量狭小 , 无缘无故削了将士的兵权 , 刘邦无理在先;所以 , 司马光认为韩信叛汉是刘邦逼迫而成 。 这是司马迁、班固、荀悦均没有表达过的观点;司马光对韩信的评价及刘邦过失的批评 , 是极为中肯的 , 比较客观 。
小鱼仔仔说历史|韩信之死真的因为萧何?人心决定真正的原因,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文章图片
同情韩信 , 批判刘邦
朱熹的《资治通鉴纲目》于韩信死后引胡三省的评论:
“……信功不可忘也……拒徹之意可以免失期之罪……”
认为韩信功过可以相抵 , 是无罪被杀 , 对刘邦寡恩多有批评 , 且认为处理韩信刑法过重 , 对其之死深表遗憾;朱熹此论过犹不及 , 偏离了历史事实 。
宋元以后的戏曲小说中 , 继承了史传作品对韩信的同情 , 如《前汉书平话续集》 , “平话”是民间文学的代表 , 在平话中 , 作者对刘邦和吕后是极力批判 , 甚至虚构一情节:高祖亲征陈豨前 , 曾密令吕后杀韩信;平话作者还发表一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