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克财经榕树下的漫长告别:风花雪月终究败给了纸醉金迷
本文插图
“风花雪月终究败给了纸醉金迷 。 ”
文丨范东成
故事不得不从20年前讲起 。
2000年1月22日 , 由榕树下编辑部主办的首届网络文学颁奖大会在上海商城剧院举行 。 1000多位参会者挤满了整个大厅 , 他们手里几乎人人都拿着一片作为请柬的叶子 , 叶子的上面写着这么一句:请收下这片树叶 , 它生长于欣欣向荣的国际互联网 , 那密密的纹路交织着7000篇年轻的希望 。
那正是文学网站榕树下的“黄金时代” 。
宁财神、李寻欢、邢育森 , 网络文学“三驾马车”齐聚榕树下效力;蔡骏、慕容雪村、安妮宝贝、郭敬明、韩寒、今何在、饶雪漫等日后红极一时的作家在这里走向成名 。 每天接收几百篇的投稿、超过6位数的访问量 , 如今看来简直不值一提的数字 , 在千禧年之交却是一个奇迹般的存在 。
这是文学首次大规模“触网”的奇迹 , 而缔造这个奇迹的人 , 是榕树下创始人朱威廉 。
01
从孤独到爆发
1997年的朱威廉 , 是个26岁的年轻人 。 年轻 , 却早早功成名就 。 怀揣着一颗不安分的心以及从事广告行业赚来的上千万美元 , 朱威廉决定在追逐金钱的游戏之外另换一个新玩法 , 做一些在他看来能让人记住的、精神领域的事情 。
最开始 , 朱威廉并没有把自己的想法跟文学挂钩 , 他的初衷仅仅是记录和分享生活 。 他说 , 人活这一次 , 应该把生活、感受、经历都记录下来 , 转换成文字 , 让更多人分享传播 , 让更多人产生共鸣 。
朱威廉把目光投向了当时正处于萌芽状态的中国互联网 。
中国大陆正式接入互联网是1994年 , 在一根64K国际专线开启的新纪元里 , 网络对于绝大多数国民而言依旧是陌生的舶来品 。 截至1997年 , 国内也才有不到30万台计算机接入国际互联网 。
本文插图
朱威廉的起点是孤独的 。 1997年的圣诞节 , 在朋友的帮助下 , 朱威廉搭建了一个名叫“榕树下”的个人主页 , 并自认为这是个最好的圣诞礼物 。 他在主页上面零零散散地贴自己写的东西 , 读者算不上多 , 甚至有时候一天只有一两个人 。
这条投稿链接就像一颗丢到水面上的小石子 , 泛起的涟漪之广却远远超出了朱威廉的想象 。 雪花般的稿件和巨大的流量一起涌向了榕树下 , 当朱威廉后知后觉意识到这个情况的时候 , 榕树下的独立IP访问量已经突破了10万 。
榕树下火了 。
如盘古开天地——这么说不免有溢美朱威廉之嫌 , 但事实如此 , 中国第一家网络文学站点在混沌中诞生 。
02
重塑文学四要素
没有铺天盖地的广告 , 更没有所谓的市场推广 , 但榕树下的成功却依旧有迹可循 。
此前 , 在纸媒大行其道的岁月里 , 创作的严肃对应着发表的困难 , 让无数热爱文学的人望而却步 , 但朱威廉的榕树下却为写作的大众化和平民化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平台 。
网络的出现给了每个普通人发声的机会 , 朱威廉则希望在榕树下听到更为细腻、纯粹、真挚的心灵之声 , 他为榕树下创立了6个字的文学宗旨——生活、感受、随想 , 扩展开来则是始于平凡生活、源自真实感受、挥洒浪漫随想 。
本文插图
文艺青年在榕树下窥见了创作自由的天光 , 摆脱了出版的层层审查 , 大家可以畅所欲言 , 表达形式也不必拘泥于传统文学的限制 。 于是 , 大量直抒胸臆的随笔被朱威廉贴在了网站上 。 据海克财经了解 , 这类内容占到了早期榕树下刊文数量的百分之七八十 。
作者、读者、文本、世界是文学的四要素 , 网络没有改变这四个要素本身 , 却改变了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文本不再是连接作者和读者的单向桥梁 , 借助网络 , 读者可以直接与作者建立实时联系 , 而作者也开始重视并倾听读者的声音 。
- 聚富财经|连锁便利店不断崛起,为何小卖部还没消失?,“以假乱真”被打击
- 晨财经|| 浙江A股上市公司达500家,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周末·事件
- 王爷说财经|日本出口60551万亿日元!对美国出口11953亿,对中国呢?,8月
- 智通财经|| 10月17日,智通ADR统计
- 中国网财经|比音勒芬2020年前三季度净利润约3.49亿元 同比增加12.01%
- 中国商报财经中国广电首次“亮剑”第四大电信运营商手握多少王牌
- 第一财经|微博日活跃用户2.29亿
- 新华社|新华财经|车险综合改革满月 各方反响如何?
- 第一财经|中国三季度成绩强势逆袭,经济动能转化支撑增长后劲
- 第一财经|深交所向英可瑞下发关注函 要求核查股价短期内涨幅较大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