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大众日报|文化观察丨诸子百家一半是山东人,山东人为何这么“阔”?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文化观察丨诸子百家一半是山东人,山东人为何这么“阔”?
文章图片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文化观察丨诸子百家一半是山东人,山东人为何这么“阔”?
文章图片
祭孔大典 , 感受厚重的齐鲁文化 。
□ 本报采访人员 周学泽
国庆节前夕 , 采访人员到黄河边上的德州齐河县 , 参加山东黄河文化经济发展促进会举行的座谈会 , 来自北京、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地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 , 就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 。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 全长5464公里 , 下游横穿山东 , 山东境内河长617公里 , 黄河“入海口”就在山东 。 座谈会上 , 黄河流域辉煌灿烂的文化引起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 , 除了“地下文物看陕西 , 地上文物看山西” , “思想大家看山东”也成为很多专家学者的共识 。
黄河流域政统和道统的分野
黄河文明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 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体系先在黄河流域奠基壮大 , 像汉民族、汉字、汉文化和思想都在黄河流域形成 , 然后不断向四周扩展 。
上海大学中文系语言学教授余志鸿曾研究认为:中华文明以黄河流域为圆心 , 然后如石子投水般以“涟漪”状一圈圈向外围扩展 , 这和西方游牧文化以“点对点的线性传播”明显不同 。
在我国5000多年的文明史上 , 黄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 其核心部位是中国人常讲的“中原” , 是指以河洛地区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 , 但在长时间的历史演进中 , 不同省份出现不同的发展“侧重” , 像陕西、山西、河南和山东等省 , 在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承担起不同文化角色 。
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 , 有政统和道统之别 。 政统以君王为代表 , 表明皇帝具有世俗权力的合法性 , 而道统则以读书人为承载 , 担当道德标准和精神价值 。
具体说来 , 陕西、山西和河南 , 都曾长期为我国的政治中心 , 是古代中国的政统承载地 。 在座谈会上 , 陕西省黄河文化经济发展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张大纲说:“陕西、山西这两个省是黄河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 特别是汾河和渭河流域是黄河文化形成的核心区域 , 中国历史上有13个朝代在此建立 , 它的政治地位确定了它的核心区域 。 ”
渭河流域在古代中国较早地扮演起政统中心的角色 , 像秦汉、唐朝都曾经建都关中 。 与此同时 , 山西汾河流域在黄河文明孕育中也占据重要位置 。 中国黄河网总编、山西省黄研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稳柱在座谈会上发言说:黄河文明的形成大体在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2000年 , 在山西体现在夏商周三代 , 此外山西的三晋文化也比较有名 , 存在大量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 , 比如鹳雀楼、碛口古镇、黄河古渡、黄河铁牛等 。
河南在古代中国政治中的地位也很特别 。 2011年3月28日 , 作家余秋雨到河南参加黄帝文化国际论坛时曾说:“河南这个地方非常重要 , 重要在哪里?我曾讲过这样的一句话:要看一个地方的文明度 , 就看它有没有变成国都 , 国都很重要 。 那么 , 有8个古都被全世界确认 , 8个古都有一半在河南 , 充分说明河南的重要 。 ”
河南在古代政治格局中的地位 , 集中体现在洛阳、开封等地 。 洛阳古称洛邑 , 曾为东周国都 , 晋朝也定都洛阳;隋唐定都长安 , 但洛阳地位越来越重要 。 武则天特别喜欢洛阳 , 说此地是“天地之所合 , 阴阳之所合” , 还说“水陆通 , 贡赋等”;公元690年 , 武则天迁都洛阳 , 后继李唐重返长安 , 但在唐亡前夕 , 第19任皇帝唐昭宗又迁都到洛阳 。 宋朝往东 , 定都开封 。
山东区域在历史上从来没有成为大一统王朝的国都 , 但思想文化繁茂 , 在春秋战国时期一度成为中国最耀眼的思想中心 , 以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 , 独尊儒术”的建议为标志 , 山东开始在古代中国长期担当道统承载地的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