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伟澎湃新闻|超越控制的秩序:对分税制产生过程的政治学思考( 二 )


在中央和地方的策略互动中 , 经过动议、辩论、冲突、谈判和妥协 , 双方对拟达成的规则具有全面的了解 , 从而使新制度获得了基于同意的合法性基础 。 这有利于克服旧体制下无法解决的失信、机会主义、蓄意违约及重复博弈问题 。 中央与地方能够展开策略互动的前提是双方都具有权力主体的地位 , 并能够自主地依据理性原则选择自己的策略 。 从这个角度而言 , 在一个高度集权的结构中 , 权力主体的分化就成为制度化转型的必要条件 。
3.在权力分散化的环境中 , 中央与地方之间围绕财政问题长期互动 , 产生并积累了制度生成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 。 在1986年 , 无论是学界还是决策者群体 , 对分税制还未能形成清晰的看法 , 也不能提出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 。 随后 , 由于权力分散化所造成的财政压力的程度不断加深 , 其后果也更加严重地呈现出来 , 吸引了决策者及研究者的大量关注 , 因而对财政问题的认识不断得以深化 , 这是1994年改革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 。
1992-1993年围绕新税制的讨论 , 其规模之大及牵扯范围之广 , 是之前的理论界所无法比拟的 , 甚至是“历史上历次改革中听取意见最充分的一次” 。这一时期围绕财政体制改革的“百家争鸣”式的大讨论 , 为财政制度化转型提供了较充分的知识支持 , 并增强了决策者的信心和决心 。
同时 , 现代财政制度的生成 , 需要复杂的管理技能的支持 , 这些技能不是一蹴而就的 。 它是在权力分散化的环境中 , 在制度参与者之间长期的策略互动中“成长”出来 。 财政制度运转中所需要的那些技能 , 如统计、会计和审计技术 , 征税、上缴和分配过程中的行政控制和监督技能 , 都是在中央与地方互动中所产生的大量“权宜之计”长期积累的结果 。
通过对分税制产生过程的研究表明 , 像中国这样 , 在改革的初始阶段就已经具备强大政治控制能力的中央集权体制中 , 权力分散化为财政制度化转型提供了诸多有利条件 。 甚至可以认为 , 财政制度化是作为权力分散化的内生变量而出现的 。 从财政政治学的视角而言 , 税收过程被视为现代国家制度发育的“总装置” , 围绕税收汲取、分配的合法化过程 , 会引发广泛的制度变迁的结果 。 在中国的分权改革中 , 权力分散化引起的税收过程的变化 , 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在财政领域之内 , 催生了像分税制这样的制度化规则 。
这一结论有助于我们从政治学视角 , 重新审视20世纪80年代的分权改革 , 思考地方权力的拓展及其在国家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积极作用 , 并由此树立正面认识地方权力的国家结构观 。
【杨红伟澎湃新闻|超越控制的秩序:对分税制产生过程的政治学思考】(作者杨红伟为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师 , 政治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