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衍|安史之乱,为什么重点提及安禄山?史思明不重要吗?( 二 )


斗争是安禄山与杨国忠的较量 , 肯定是安禄山落败了 。 本来安禄山有望入朝当宰相的 , 但生不逢时 , 前面有个李林甫压着 , 所以出将入相这条路一直被堵死 。 好不容易熬死了李林甫 , 却等来了一个杨国忠 。 杨国忠的关系攻略要比安禄山这塞北汉子 , 高出好几个段位 。 所以 , 当了宰相杨国忠 , 肯定是要把安禄山往死里整 。
宰相能玩死节度使吗?尤其是安禄山这种体量的节度使 , 那可是身兼三镇的封疆大吏啊 。 王忠嗣比安禄山还牛 , 身兼河西、陇右、河东、朔方四镇节度使 。 而结果呢?照样被宰相李林甫玩得死去活来 。 这就是前车之鉴 。
于是 , “渔阳鼙鼓动地来 , 惊破霓裳羽衣曲” 。 安禄山的范阳铁骑杀向大唐帝国的心脏 。 安禄山的军队有多彪悍?
公元755年 , 十一月初九 , 安禄山范阳起兵;公元755年 , 十二月十二 , 安禄山攻破东京洛阳 。 三十天左右的时间 , 大唐帝国立即失去了半壁河山 , 在山西方向被封在太行以西;在中原方向被封在潼关以西 。
但这还不算完 , 潼关攻防战则更是惨烈 。
先是西域雄鹰高仙芝、西域名将封常清 , 一个被安禄山逼退、一个被安禄山吊打 , 然后又一起被唐玄宗砍了脑袋;再是原四镇节度使王忠嗣一手提拔的大唐战神哥舒翰 , 在潼关喋折损了二十万唐军主力 , 打得只剩八千人 。
于是 , 公元756年 , 农历六月 , 安禄山的叛军杀入长安 。 至此 , 大唐两京沦陷 , 唐玄宗狼狈逃往四川 , 太子李亨勉强坐镇灵武 。
国家危难、战场惨败 , 可以说责任全在玄宗皇帝 。 所以 , 这时候就别怪大家不给脸了 。 马嵬兵变 , 首先问罪宰相杨国忠 , 没等皇帝下令 , 六军大兵就把杨国忠乱刀砍死 。 其次就是老杨家一族全都不能放过 , 甚至逼着玄宗皇帝赐死杨贵妃 。 同时 , 还在勉强主持战局的灵武前线 , 也不奉玄宗诏令了 , 将士们一起拥立太子李亨做了皇帝 , 遥尊玄宗为太上皇 。
安禄山的叛军 , 如果能够穷追猛打 , 那这时候肯定要改朝换代 。 玄宗皇帝就是死命往四川跑 , 也跑不过安禄山的军队 。 李亨的灵武临时政府 , 这时候要兵没兵、要马没马 , 叛军一个扫荡就能消灭 。 但 , 天算不如人算 , 一个是安禄山志得意满了 , 叛军开始搜刮两京财物 , 然后运回范阳;一个是安禄山的身体实在不行 , 各种性情反常和脾气暴躁 。 所以 , 叛军停止了对大唐皇帝和朝堂的追击 。 直到公元757年 , 叛军才开始组织河南战役 , 试图扫荡中原 。
但是 , 安禄山的时代已经结束 。 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和谋臣严庄一伙人给弄死了 。 于是 , 安史之乱进入到了安庆绪阶段 。
不要以为安庆绪就是个浪荡公子 , 这家伙比安禄山还不好对付 。
安庆绪继位后 , 立即集中兵力猛攻睢阳 , 打响河南战役 。 只要叛军能够取得胜利 , 那么大唐想不死都不行 。 这时候 , 灵武朝廷和控制的西北边军 , 其钱粮军需只能仰仗江淮财源 。 江淮的粮食从荆襄转运到汉中 , 再从汉中穿过秦岭 , 经由关中运到灵武 。 所以 , 河南一旦被叛军突破 , 那么江淮财源就会被打烂 。 这才是真正的釜底抽薪 。
但是 , 河南的唐军太顽强 , 十几万叛军在这里耗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也没打下来 。 尤其是睢阳坚城 , 堪称绞肉机 , 叛军是一波跟着一波的死 。
叛军河南攻坚的时候 , 灵武朝廷当然不会呆着不动 , 发动了长安收复战 , 将叛军赶出关中 。 安庆绪立即收拢残兵 , 连洛阳也不要了 , 直接往河北跑 。
可以说 , 河南战役是安史之乱的转折点 。 自此以后 , 安庆绪虽然偶尔彪悍一把 , 但大势已去 , 只能被唐军追着打 。 于是 , 公元758年9月 , 唐军扫荡河南之后 , 立即集中兵力发起了邺城之战 , 六十万唐军把安庆绪包围在了邺城 。
但这个时候 , 大唐与叛军就已经在互相比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