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从全景到微观,解构《长津湖》蕴含的历史与精神内核( 二 )


《长津湖》在历史的细节还原上做得扎实 , 在战场爆破的场面之外 , 奠定了本片所拥有的历史格局 。
跳脱出历史的还原层面 , 转从戏剧性的层面而言 , 陈凯歌对开局“七连群像”的刻画也处理得不错 。
伍万里的入伍 , 对车厢里的七连众人而言是新鲜血液的加入 , 他们以军人独特的方式逗弄新兵 , 其后在连长和指导员的训话下全员整肃 , 整场戏的氛围呈现还原了中国军人“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精神面貌 。
而紧接着的就是一段“报数”——“第221名 , 第280名 , 第335名 , 第572名 , 第657名 , 第533名……第161名 , 伍百里 , 第17名 , 雷睢生”直到伍万里这最后一名 , 677名 。 数字的流转 , 也意味着七连有将近500个生命牺牲在了战场之上 。 不长的篇幅之下 , 每个人物立住了他们的性格 , 也立住了他们的过往 。
伍万里至此却仍未真正见识到战争的残酷 , 直到他赌气般地拉开车厢想要跳车 , 却看到万里长城那波澜壮阔的一幕 , 才顿时失语 。 夕阳的余晖下 , 万里长城匍匐卧倒在山峦之上 , 甚至闪现着异样的光彩 。
这个时刻是一个具有崇高性的时刻 , 古老的文明瞬间击撞了伍万里这个不识生活滋味的少年 。 他几乎是在本能里意识到 , 其实自己与哥哥 , 与七连 , 与每个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 , 都是命脉相接的 。 长城的图景 , 喻示着祖国的河山 , 也喻示着志愿军们构建起的血肉长城 。 一组突如其来的镜头 , 就迅速阐释了战争的正义性 , 令人心生澎湃 。
将长城的这一幕延展 , 我们也能发现:群体与自我的关系 , 古老与当下的关系 , 始终是陈凯歌在他的电影谱系中反复探讨的议题 , 它们平和而又犀利 , 往往暗含着电影的精神内核 。
《大阅兵》
《孩子王》
在《大阅兵》中 , 阅兵仪式的整体训练与训练者的个人凝视 , 被化为强烈的视觉形式 。 陈凯歌借此剖析全景的统一和个体的差异 , 他的镜头下都是有血有肉的军人形象 。
在《孩子王》中 , 具有意象意味的烛光 , 将场景串联而起 , 映衬出对于民族命运的诗意化的反思 。 而在《边走边唱》中 , 原始场景的色调构成被改变 , 他以此探讨国族与个人的命运间不断改变的关系 。
《我和我的祖国》里的《白昼流星》一段 , 同样有着和《长津湖》相似表达的段落 。 大广角的航拍镜头以俯拍的方式 , 一点点将天空、土地、人汇聚为一体 。 接着 , 在一派“大漠孤烟直”的图景下 , 天宫一号的飞船出现 , 两个少年的目光与思想随之改变 , 就这样获得了感召——传说中 , 若能在白昼看到流星 , 贫瘠的大地就会变成绿洲;而航天的发展 , 对于贫困的草原牧民而言 , 也是一种带来希望的“白昼流星” 。
《白昼流星》
从这个角度而言 , 陈凯歌在《长津湖》里仍旧保持了他浪漫化的诗意表达 。
【长津湖|从全景到微观,解构《长津湖》蕴含的历史与精神内核】与此同时 , 他也持续着自己对于“集体全景、个体牺牲”的宏大史观 , 探讨其中对于每个人的人文关怀 。 这表现在他对于群像清晰、深入的刻画:
朱亚文饰演的上海指导员梅生 , 是一个儒雅的军人 。 他对妻子和女儿充满了牵挂 , 到了战场上甚至还会用英文迷惑美军 。
胡军饰演的“雷爸” , 是队伍里资格最老的务实派 , 他经历风风雨雨之后都能活下来 , 却最终为了减少敌军的标识轰炸而选择牺牲 , 死之前的那句话特别真实——“你们别留下我一个人” 。 他知道那不过是个奢望 , 却仍是难以自抑地说出口 , 因为自己舍不得大家 。
《长津湖》里的军人形象 , 相对于不少战争片而言 , 是生动、真实的 。 他们汇聚在一起 , 在集体中闪烁着光彩 。 戏里坚实塑造出的军魂、兄弟情、战友情 , 都带着观众回过头去凝望长津湖战役里 , 志愿军们的牺牲意味着什么 。 其背后的意涵 , 体现了《长津湖》本质上是一部祈愿和平的人文式战争片 , 后代不能被捆绑上仇恨的锁链 , 但也不能遗忘历史的血泪 。
可以说 , 陈凯歌对待历史的还原 , 以及这些文戏的细节、人物的塑造 , 让《长津湖》拥有了这一面向上的表达 , 真正赋予了它以灵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