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闻娱乐|“莫名被贷款”上千万一文解读银行和贷款申请人的可能真实状况( 二 )


第四种情况是 , 被冒名贷款人完全不知情 , 而银行的经办人员没有严格执行规定导致冒名贷款成功办理 。
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统计以"冒名贷款"为关键字统计 , 截至2020年5月13日 , 发现了26起相匹配的涉及银行冒名贷款的判决案件 。 其中涉及农村信用社冒名贷款的判决有14起 , 涉及农村商业银行的有4起 , 涉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有6起 , 涉及国有大行的有两起 。 这些冒名贷款中 , 绝大多数被冒名人对贷款完全不知情 。
第二部分 , 无论是冒名贷款被冒名是否知情 , 银行在这个过程中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 , 并在哪些环节出现了问题呢?
无论被冒名贷款是如何发生的 , 银行都具有难以推卸的责任 , 如果银行严格执行业务规定 , 就不可能出现冒名贷款的情况发生 。 具体我们可以进行一下路演:
第一种情况 , 冒名贷款本身就是银行的工作人员直接参与并办理的 , 有一些贷款资金就是银行工作人员使用的 。 所有的规定都没有了意义 。
这种情况出现在大银行比较少 , 而一般会出现在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商业银行 , 主要是套取我国政策中的惠农贷款和低息贷款 。
一般情况下 , 是基层的信用社主任自己或者伙同一两个业务员在获得被冒名人的个人信息以后 , 编造了虚假的贷款资料 , 自贷自批自用贷款资金 , 有的甚至将资金用于高利贷或者民间放贷 。
这是完全的违法违规行为 , 涉嫌非法放贷罪 。
第二种情况 , 银行与贷款资金使用人相互勾结 , 银行特别是支行长、客户经理全面参与 , 为贷款资金使用人办理了冒名贷款 。 所有的环节都失去了约束 。
这种情况比较复杂 , 也会有多种情况:
一是银行使用一部分资金用于化解银行的不良贷款 。 由于银行不良贷款的考核压力比较大 , 特别是银行基层支行和客户经理直接面临不良资产的考核压力 , 轻者扣绩效和工资 , 重者直接下岗清收 , 有的银行支行和客户经理为了消化一些不良贷款 , 就与资金使用人合谋冒用别人的名义办理贷款 , 银行使用一部分资金 。 如果贷款资金使用人会按时还款 , 被冒名人没有发现就万事大吉 。 但如果出现还款逾期则或者被冒名人发现则导致事情暴露 。
二是银行的一些不符合贷款要求的客户需要贷款资金 , 而这个客户与银行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关系 , 为了解决这个客户的资金需求 , 银行会与资金需求人合谋通过冒名贷款的方式办理冒名贷款 。 有的被冒名的人是资金需求方找的 , 有的可能还是银行找的 。
三是银行的工作人员和支行长有直接的利益 。 资金需求人由于自己不方便贷款或者不愿意自己出面贷款 , 与银行合谋通过冒名贷款的方式解决资金需求 。 银行工作人员和支行长有直接的利益 , 如有的企业许诺银行支行长和工作人员一定的股份、一定比例的回扣等 。
四是资金需求方给银行支行大量的存款支持 , 银行支持了贷款资金使用人的冒名存款行为 。 有的资金使用方虽然没有贷款的能力和自身的财务能力有限 , 但是却可以运用各种关系给银行拉来大量的存款 , 因此 , 银行支行长和工作人员为了存款默认了冒名贷款的行为 。
第三种情况 , 银行经办人员虽然没有参与合谋 , 但是没有严格执行银行的相关风险规定
贷款过程有一个非常严谨的风险控制措施 , 一旦出现冒名贷款以后 , 很多人都会质疑在如此严谨的银行贷款风险管理过程下 , 为什么会出现冒名贷款的事情?
一般来说 , 一笔银行贷款有资格审查、用途审查、贷款能力审核 , 通过审查审批前后 , 最重要的是两点:一是对贷款申请人进行双人实地考察;二是在签订合同时要对贷款申请人核实身份、当面签字、盖手印 。 现在要进行拍照 , 以前没有这个环节 。
而冒名贷款一般都出现在身份核实、实地考察和当面签字这个环节出现了问题 。 为什么会出现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