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耳文传|国妆走过一个世纪,终于有人思考这个尖锐的话题

【东耳文传|国妆走过一个世纪,终于有人思考这个尖锐的话题】
_本文原题:国妆走过一个世纪 , 终于有人思考这个尖锐的话题
这两年国妆品牌意识到 , 年轻人追求精神世界里 , 价值观贴合很关键 。
价值观多玄幻哪 , 是该全力支持女性力量 , 还是支持国潮复兴?是跨界联名、文化魅力 , 还是极简主义、颜值上位?因为抓不着年轻人到底哪个阶段想什么 , Z世代脑门上被贴上四个大字——“不太好懂” 。
于是乎 , 各个媒介平台里品牌KV少了、代言人变年轻了、广告视频更多了、口号也“硬”了 , 从简单的“要你美” , 变成“你很美 , 你该自信” , 从“妆点你的世界”到“强大你的世界” 。 产品好像成为了保卫消费者的利器 , 美了就强了 , 强了群体也就崛起了 。
甚至为了跟上年轻受众步伐 , 品牌要不自带点价值观都不算品牌 , 拿着硕大标语的产品盒 , 消费者感觉自己不像个人 , 像个要出发拯救世界的超人 。
年轻人到底什么样?是坐在工位跷二郎腿想报告选题?是等电梯给领导买咖啡?是山区教书看着红脸蛋的孩子们 , 饭都来不及扒一口?
东耳文传|国妆走过一个世纪,终于有人思考这个尖锐的话题
本文插图
还是在化妆品美丽墙纸塑造的空间里 , 大家都战无不胜 , 真是这样吗?
这个最简单的问题 , 亦是行业最尖锐的话题——“作为输出端 , 到底是支持年轻人必须奋发向上 , 活出精致;还是支持年轻人勇敢做自己 , 哪怕平凡无名”
20世纪20年代末 , 赫莲娜生产世界上第一支口红小样 , 小巧金属管下内容物只有几克 , 战时国家的女性从口袋里拿出匆匆补妆 , 再随手放回去 , 方便是它唯一的标签 。 有人问 , 战时纷乱失离的社会环境中 , 还要化口红做什么?关键在于 , 越是没有希望的时刻 , 越需要仪式带来的“存在感” , 女性在不知命运的特定时空里 , 时不时想起补口红 , 这是作为人的行为动作给她的充实 。 而这份特定的感受 , 才赋予了品牌特殊的使命 。

东耳文传|国妆走过一个世纪,终于有人思考这个尖锐的话题
本文插图
赫莲娜说她是妆点女性价值的利器了吗?没说 , 她那产品小的连字都印不下 。
化妆品本身不具备任何输出的价值 , 它就是产品 , 为功效服务 , 它做到让你白 , 让皮肤保湿等等 , 因为你需要才是它存在的必要 。
而不停息的商业推动给了化妆品和消费者越来越多的标签 , 好比女性 , 一会说她娇媚一会儿说她强大 , 一会帮她平等一会儿又要她特立独行 , 经济学家薛兆丰在奇葩说里总结 , 你任何感受到的观点 , 都有商人的作用 。
因为他不可能在购买时告诉你 , “你现在做自己的样子 , 就挺好”
在微博上看到这样一个视频 , 在当今社会女性的标签逐渐从温柔变成“爷、叔、哥” , 反而乐于精致自我的是“绿茶”、开滴滴慢手慢脚的是“女司机”、能拧开杯盖的是“许哥、王哥” 。 如果许哥擦口红呢?——“许哥怎么能擦口红?女性应该包装自己够强大啊?”
东耳文传|国妆走过一个世纪,终于有人思考这个尖锐的话题
本文插图
视频是三生花拍的 , 它想要表达女性多样面 , 也引出了行业最尖锐的话题:出众和平凡、伟大与渺小 , 消费者有没有资格自己选?我们又该如何建议?视频中的所有女性身体内喷涌将出的自我 , 时刻在追问这个贴满标签的世界:凭什么女滴滴司机就是MAN、动作慢的象征?凭什么不能着装自由?那是“我”喜欢的自己 , 又凭什么不能做?
网友评论三生花是个5g冲浪选手 , 用最尖锐的话题 , 做最直接的表达 。 我更想说 , 因为如山一样标签压下来 , 如雪一样的话题砸下来 , 这个时代 , 年轻人该有了真正需要的价值表达 , 那就是“不需要价值 , 我就是我自己 , 没有那么差 , 也不必那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