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电厂大热 亟需系统化标准化建设


智慧电厂大热 亟需系统化标准化建设
本文插图
【智慧电厂大热 亟需系统化标准化建设】 图说:智慧电厂论坛在沪举行 来源/上海电力大学
面对国际能源市场的新形势、新挑战 , 能源电力行业也正在发生深刻变革 , 科技创新成果如何在拥有庞大、复杂系统的电厂落地应用 , 让电厂能更加智慧 , 是发电企业密切关切的焦点 。 一场有关智慧电厂的论坛近日在上海电力大学杨浦校区举办 , 相关系列论坛今年以来已在线上举办十期 , 场场爆满 , 这场线下论坛更是吸引来许多来自电厂、企业和学界的参会者 。
新技术让电厂更智慧
“最近一年间‘智慧电厂’的概念可以说是‘热透了’ 。 ”上海电力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院长彭道刚教授在30多分钟的演讲里 , 以超快的语速分享了将近30例学校创新成果在电厂的智慧应用 , “发电厂作为电力生产的重要环节 , 智慧电厂的建设也势在必行 , 它是建立现代能源电力系统的要求 , 可实现安全、高效、绿色、低碳、智能的发电 。 ”
我国“十三五”规划明确能源发展的主要任务是高效智能 。 智能电厂亟需构建能够进行智能控制、自适应调节且接纳多种能源入网和分布式管理的智能自动化系统 。
“电厂是一个超复杂系统 , 仅一台发电机组需要采集和监控的实时数据信息高达上万个 。 不同机组、不同设备、不同工艺流程的方方面面都有大数据、物联网、移动通讯、人工智能等技术嵌入实现降本增效的空间 。 ”彭道刚介绍 , 近年上海电力大学通过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方式 , 将大学里的创新成果与行业实际结合 , 在智能燃料、智能设备、智能运行、智能巡检、智能安全等领域落地应用了不少技术 。 刚做完演讲 , 彭教授就连续被参会者在台下围住 , 五百多位参会者三分之二来自电厂 , 实际运营中哪些环节适用何种技术、为何一些先进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并没有发挥出理想的效能都是大家特别关切的问题 。
智慧电厂亟需系统化、标准化建设
近年全国电厂纷纷计划开展智慧电厂建设 , 彭道刚作为参与者和观察者发现 , 一些因素严重制约了电厂的高效发展 , 对于它的过程监控、高效执行、现代化管理等十分不利 。 例如 , 不同地区、不同燃料的电厂生产运行特征不完全相同 , 技术产品难以规模化复制;大量分散的现场设备、传感检测与执行机构等局部系统信息无法统一纳入电厂整体智能运行控制与大数据挖掘分析中 , “电厂孤岛”普遍存在;“技术跟风”的情况时有发生 , 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热门技术“‘用了 , 却没有用好” 。 他举例说 , 一个电厂如果仅部署智能机器人巡检 , 由于机器人受制于活动空间 , 仅能完成部分场景的巡检工作 , 而实际上其中一些关键巡检对象同时需要部署可见光和红外双视摄像头等设备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
“智慧电厂建设 , 技术是辅助手段 , 集成优化是最终目的 , 实施过程需要系统化、标准化 , 才能实现管控集中、整体协同 , 最终达到智慧化 。 ”不过彭教授也指出 , 智慧电厂的建设涉及自动化、热能动力、计算机、网络通信等多专业领域 , 不可能由一家公司或一个研究机构来完成全国几千家电厂的智慧建设 , 需要多专业、多学科、多部门协同;发电企业也应充分促进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 , 进行智能化升级 , 实现能源转型 , 以此来更好的面对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浪潮 。
相关链接
2020年智慧电厂论坛(第一期)由华北电力大学技术转移转化中心、上海电力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中关村华电能源电力产业联盟、北京京能清洁能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等6家单位联合主办 。 论坛从2018年启动 , 两年的时间对智慧电厂框架、技术、产业梳理 , 今年线下论坛定位聚焦全场景应用落地的研讨 , 也见证着行业的变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