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宁|“好日子是实干得来的!”


“村民自家精心培养的早酥梨和苹果已经开始套袋啦 。 ”
“果蔬种植农民互助小组家的西红柿、黄瓜、辣椒长势喜人!”
“农户家今年自养的九斤黄大公鸡已经六斤多了 。 ”
……
正值果蔬丰收的季节 , 为了帮助村民们联系销路 , 化解果蔬销售难题 , 王宏伟在自己建立的“消费扶贫公益群”微信群里忙得热火朝天 。
王宏伟是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驻静宁县三合乡段渠村的帮扶干部 , 也曾是一位有着12年军龄 , 参加过汶川、玉树抗震救灾和舟曲特大泥石流抢险救灾的军人 。 刚接到驻村任务的通知时 , 他的妻子远在美国学习深造 , 他的儿子仅八岁 , 也因此只能寄宿学校 。 但在组织找他谈话时 , 王宏伟的回答中满是军人般的坚定:“请组织放心 , 首战用我 , 用我必胜!”
“我做好了吃苦的准备”
静宁|“好日子是实干得来的!”
本文插图
静宁县三合乡位于县域西北 , 南临界石铺镇 , 西接会宁县 , 境内气候高寒干旱 。 其中有一个四山环抱的小山村 , 小得经常被人遗忘 , 它叫段渠村 , 是兰州大学第二医院2017年开始帮扶的深度贫困村 , 也是这次王宏伟驻村扶贫的目的地 。
“五月新绿绘山河 , 百万雄师一条辙 。 正道何惧沧桑路 , 宏图伟略将巍峨 。 ”这是2019年5月22日王宏伟在前往段渠村驻村的路上作的一首诗 , 就在这一天他成为了中国两百多万扶贫干部中的一员 。
王宏伟出生于河北省秦皇岛的一个农村 , 小时候的生活经历让他对农村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 , 更加了解乡亲们需要什么 , 关心什么 。 但谈及驻地的生活条件 , 王宏伟直言“比我小时候家里的条件还要落后 。 ”段渠村距离县城29.8公里 , 交通闭塞 , 村民出行基本依靠人力 , 村里用水十分不便 , 全靠井水和水窖里的存水 , “有时候从井里打出来的水里会落上好几只蜘蛛 。 ”村民平时沟通都是以当地方言为主 , 陌生的环境、不懂的语言、滞后的基础设施给王宏伟帮扶工作的开展带来不少困难 。
“刚驻村那会儿 , 真是听不懂这里的方言 。 为了能够跟当地老百姓交流 , 我第一件事就是学习当地方言 , 每天入户的时候都会请当地的村干部帮忙当翻译 。 ”王宏伟说 , “我知道驻村条件艰苦 , 我也做好了吃苦的准备 。 ”到达段渠后 , 王宏伟简单安顿好自己的行囊后便投入到了帮扶工作当中 , 进村入户开展走访、调研 , 他迅速熟悉情况 , 认真规划未来两年的驻村生活 , 思考着工作的突破口 。
2019年7月26日 , 王宏伟组织了驻村后的第一次活动“段渠村在读大学生暑期交流座谈会” , 恰逢这个阶段他在南开大学攻读医院管理硕士学位 , 受到了南开大学“爱国三问”的启发 , 会上他向本村的大学生提出了“段渠三问”——你是段渠人吗?你爱段渠吗?你想段渠好吗?以此激励学生们自省自励 , 希望他们学有所用 , 学成归来为建设美好的段渠村贡献自己的力量 。 自此 , 王宏伟也拉开了要做新段渠人、爱段渠、建设段渠的工作帷幕 。
“扶贫必须要扶志 , 更要扶智”
静宁|“好日子是实干得来的!”
本文插图
扶贫先扶志 , 治穷先治心 。 在帮扶工作的开展中 , 王宏伟深深感受到村民们思维的局限性 。 段渠村自然条件恶劣 , 土地贫瘠 , 常常是“种一坡、收一车、打一斗、煮一锅” , 村民也习惯了春种秋收、自给自足的安逸生活 , 而且种植的品种仅是最初那几种 , 不愿意改变 , 等、靠、要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 。 “难就难在做村民们的思想工作 。 ”王宏伟说 。
为了使大家接受新的帮扶措施 , 顺利开展扶贫工程 , 王宏伟天天往村民家里跑做思想工作 。 看到一些贫困地区人民艰苦奋斗的感人故事 , 就积极转发给村民阅读观看 , 还经常把《新闻联播》中播报的脱贫政策和其他地区的脱贫事迹讲述给村民们听 , 王宏伟说:“我想让他们看一看学一学别的地方都是怎么脱贫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