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报国70载 满腔热情终不悔——记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俊武( 二 )

陈俊武院士(前右)在北京香山参加气候变化研讨会议(2015年5月21日摄) 。 新华社发

20世纪60年代 , 大庆油田已能为国家提供充足原油 , 但国内炼油技术却不过关 。 “这就像有了好大米 , 却还吃不上白米饭 。 ”陈俊武牵头突破炼油工业关键技术——流化催化裂化工艺 , 设计出国内第一套流化催化裂化装置 , 助力中国炼油技术跨越20年 , 接近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 , “做”出了“白米饭” 。

20世纪80年代 , 我国60年代开发的大小油田产量递减、质量下降 , 消化渣油 , 扩大原料来源是炼油工业的一条出路 。 陈俊武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渣油催化裂化技术 , 助力我国炼油工业实现“由只能吃精粮到也吃粗粮”的转变 。

“看到国家兴旺是我最大的心愿 。 ”这是有63年党龄的陈俊武的心声 , “从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那一天起 , 我就做好以身许国、献身科学的准备了 , 无怨无悔 。 ”

永不止步 科技报国70年无怨无悔


科技报国70载 满腔热情终不悔——记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俊武

----科技报国70载 满腔热情终不悔——记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俊武//---- http:// //

陈俊武院士(左二)在陕西华县甲醇制烯烃(DMTO)工业试验现场(资料照片) 。 新华社发

1990年 , 陈俊武退休了 , 但他一刻也未离开过能源领域 。

2000年前后的十余年间 , 面对我国原油对外进口依存度逐年递增的现实 , 陈俊武开始研究国家石油替代战略 。 他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合作 , 指导完成了甲醇制烯烃(DMTO)技术工业放大及其工业化推广应用 , 为我国煤炭资源转化利用开辟新路径 。 甲醇制烯烃技术成为连接煤化工和石油化工的桥梁 , 获得2014年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一等奖 。

“我不单纯满足于具体的技术工作 , 而是想从宏观角度和世界范围了解能源问题 。 ”陈俊武说 。

陈俊武又开始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排放问题 , 尤其关注我国控制碳排放量这一重大问题 。


科技报国70载 满腔热情终不悔——记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俊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