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导航|解密北斗“成长之路”:放大2万倍查找芯片瑕疵


北斗导航|解密北斗“成长之路”:放大2万倍查找芯片瑕疵
文章图片
北斗导航|解密北斗“成长之路”:放大2万倍查找芯片瑕疵
文章图片
北斗导航|解密北斗“成长之路”:放大2万倍查找芯片瑕疵
文章图片
北斗导航|解密北斗“成长之路”:放大2万倍查找芯片瑕疵
文章图片
【北斗导航|解密北斗“成长之路”:放大2万倍查找芯片瑕疵】
北斗导航|解密北斗“成长之路”:放大2万倍查找芯片瑕疵
文章图片
北斗导航|解密北斗“成长之路”:放大2万倍查找芯片瑕疵
二十世纪80年代 , 我国开始探索建设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 。 2020年 , 北斗三号系统建成 , 对全球用户提供服务 。在北斗建设的历程中 , 遭遇了哪些难题?当一款芯片放大两万倍 , 北斗人看见了怎样的瑕疵?北斗系统服务全球的背后 , 又经历了怎样的波折和惊险时刻?《新闻调查》记者来到北斗卫星的主要研制单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 带你“解密”北斗 。
解密北斗“成长之路” , 这些瞬间很硬核 。
解密一个罕见的画面:
北斗卫星太阳翼展开瞬间 , 这个“首次”太难得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隶属于航天科技集团 , 又被简称为航天科技集团五院 , 它成立于1968年 , 首任院长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 。 我国1970年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就出自这里 。
范本尧院士是我国卫星事业发展的见证者之一 。 北斗三号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发射过程中的一个细节 , 令这位资深的卫星专家耳目一新 。
中国工程院院士、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北斗一号总设计师 范本尧:星箭分离以后看到太阳翼展开 , 这个画面我们也是第一次看到 , 以前都拍不着 。
范本尧院士所说的第一次看到的画面 , 就是2020年6月23日 , 我国发射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 , 也就是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时 , 全国亿万观众第一次从直播画面中看到了卫星与火箭分离后 , 太阳翼像卫星的两个翅膀一样展开的全过程 。
太阳翼是卫星的主要部件之一 , 又叫太阳能帆板 , 它是卫星上收集太阳能的装置 , 也就是卫星的能量来源 。 以往 , 北斗卫星上的太阳翼都是在火箭与卫星分离30多分钟后才打开 。 到那时 , 卫星独自遨游在太空 , 地面的人根本无法看到太阳翼展开的全过程 。
说起我国掌握卫星太阳翼展开的技术 , 时光还得回到将近40年前 。 那时 , 中国的改革开放刚刚开始 , 北斗工程还没有上马 , 但中国的卫星事业还在国际合作中慢慢积累经验 。 但很多国家都只卖东西封锁技术 。 面对与国外的差距 , 科研人员增强了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紧迫感 。
从2006年开始做国产化替代研究 , 2014年在北斗第一次使用 。 如今 , 将近40年过去了 。 在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所属的529厂 , 中国的工人们已经开始批量生产国产的卫星太阳翼了 。
解密一次“惊险”的攻关:
攻克北斗二号关键技术难题 , 最后时刻“压哨得分”
2000年 , 随着北斗一号卫星导航系统的建成 , 我国用最少的卫星、最小的投入 , 解决了国内区域卫星导航从无到有的问题 。 此后 , 我国开始将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走出自己的版图 , 着手建设覆盖亚太地区的北斗二号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