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向创新、智能、开放迈进——“十三五”制造业发展扫描
五年 , 弹指一挥 , 却足以改变产业面貌、制造格局 。 “十三五”期间 ,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 信息技术加速与工业深度融合 。 从高端装备到精密仪器 , 重大工程到基础材料 , 中国制造体系不断完善、质量加快提升、结构优化升级 。
从制造到创造 , 由传统向智能 , 中国制造不断向创新、智慧、开放迈进 。
“中国创造”加速涌现
系上安全带、点击屏幕“开始”键 , 车辆缓缓起步 , 自动避让行人或障碍物……不久前 , 百度在北京推出自动驾驶体验服务 。 经历了研发、试验、道路测试等漫长历程 , 无人驾驶汽车随着信息技术的升级“渐行渐近” 。
汽车的迭代更新是创新创造的一个缩影 。 “十三五”期间 , 众多关键技术、基础材料、重大工程取得突破 , “中国创造”加速涌现 。
自主研发的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可辅助医生进行精准诊疗 , 并通过5G网络实现远程手术;A4纸四分之一厚、“论克卖”的“手撕钢”打破国外垄断 , 广泛应用于精密仪器等高端制造领域;“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C919大飞机……从技术攻克到应用探索 , 每一项突破都是大国制造自主创新的有力见证 。
核心技术、关键材料、基础工艺是工业发展的底气 。 2016年至今 , 我国已论证通过和启动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十余个 。 2019年 , 我国位列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第14位 , 比上年上升3位 。 由传统依赖人工到逐步实现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 , 中国制造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 工业体系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 步伐更稳健 。
“制造业创新从跟跑为主 , 进入跟跑在加快、并跑在增多、领跑在涌现的新阶段 。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江小涓认为 , 尽管和发达国家相比 , 我国创新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 , 但依靠科技驱动 , 中国制造正走上从制造到创造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
发展质效不断提升
屏幕上订单、物料等信息实时更新;云平台对生产状况、质量等可视化监控;从物料运输到贴片焊接、包装交付等均实现“无人看管”……合肥联宝科技的厂房内 , 平均不到1秒即可下线1台笔记本电脑 , 智能化的操作颠覆了人们对传统制造的认知 。
联宝科技CEO柏鹏说 , 下一步还要将智能管理延伸到整个产业链 , 实现供需精准对接和质量实时监控 。
一个工厂的升级 , 折射了一国制造的变迁 。 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迈进 , 五年来 , 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 改变了生产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催生了新的空间 , 中国制造发展质量不断提高 。
工信部数据显示 , 截至今年6月 , 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和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达到71.5%和51.1% 。 全国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已超过70个 , 连接的工业设备达到4000多万台(套) 。
依靠电力大数据 , 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分区域、分产业、分企业摸排 , 锁定“断点”助力产业链复工;京东数科发布大宗商品产业数字化解决方案 , 提升效率和安全……努力化解疫情影响 , 今年以来 , 智能化升级的步伐提速 , 共享材料、共享订单、共享产能等有关协同制造、智能生产的实践不断推出 。
- OPPO 发布智能电视、降噪耳机、英雄联盟 Find X2 等新品
- 极果智能电视、手表、旗舰蓝牙耳机……OPPO全家桶真的来了!
- OPPO开启万物互融时代 首款智能电视及多款IoT新品发布
- 智能城市崛起,看智能化如何定义未来之城
- 新华社|新冠检测慢 美政府拿实验室经费开刀
- 中年垃圾分类有“神器”
- 新华社新闻像科幻小说!望远镜捕捉到黑洞“吞噬”恒星罕见画面
- 新华社|日媒:日本社会正适应“与疫情共存” 经济活动逐步回归正常
- 新华社|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可在人体皮肤上存活9个小时
- 周鸿祎大佬风向标|为啥苹果没发明手机但做成了?周鸿祎:苹果用微创新改变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