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校长|在孩子面前底子十足过中秋!,讲点新鲜的


新校长|在孩子面前底子十足过中秋!,讲点新鲜的
文章图片
来源:创意盒子touchbox(ID:touchbox)
值此中秋佳节 , 我们放下忙碌 , 来为孩子们简要地八卦一下中秋节背后的文化与饮食艺术吧 。 当好奇的小朋友发问“什么是中秋节”、“为什么要过中秋节”时 , 我们就可以昂首挺胸 , 底气十足地回一句:“问得好 , 这事儿 , 你妈(爸)知道 。 ”
新校长|在孩子面前底子十足过中秋!,讲点新鲜的
文章图片
知:中秋节那些好玩的事儿
最开始时 , 中秋并非是让大家赏月的节日 , 而是与祭典有关 , 起源于中国人对月亮的自然崇拜 。 中秋节与赏月也算有过许多曲折才最终牵手成功 。 有人说 , 中国人有种特异功能 , 总能把任何特殊日子都过成吃喝玩乐节 。
根据中国古代历法 , 秋有“三秋” , 分孟、仲、季 , 最中间的那天 , 以农历八月十五月圆为标志 , 就是仲秋(后称“中秋”) 。 对中国人来说 , 中秋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 。 亲人们在此日相聚 , 吃月饼、赏月 , 因此也被称为“团圆节” 。
中秋节可谓是历史悠久的节日 ,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周朝 。
新校长|在孩子面前底子十足过中秋!,讲点新鲜的
文章图片
五代人浣月图
周朝:月亮是用来祭祀的
《礼记》说:“天子春朝日 , 秋夕月 。 朝日以朝 , 夕月以夕 。 ”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 。 在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日月的礼俗 , 古人认为日与月代表着两极——阳与阴 。 也就是说 , 中秋节的起源 , 带有严肃的祭祀气息 。
那时的月亮啊 , 他高高在上 , 宛如一个尊贵的傲娇君 。
月亮君 , 他不是用来欣赏 , 而是用来膜拜的!
新校长|在孩子面前底子十足过中秋!,讲点新鲜的
文章图片
清袁耀中秋赏月图
魏晋:谢尚开启赏月之路
一直到魏晋时期 , 人们才开始有了秋夜赏月之举 。 第一位被文献记载高调地带着大队人马在秋夜泛江赏月的人 , 正是东晋镇西将军谢尚 。 出自《晋书·袁宏传》:“谢尚时镇牛渚 , 秋夜乘月 , 率尔与左右微服泛江 。 ”
可以说 , 谢尚在民间“赏月”这条道上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 从此 , 月亮君的高贵冷艳气质开始被剥落 。
由此可见 , 发展到魏晋时期 , 月崇拜那种对月亮庄严祭典的色彩已经变淡 , 而乘月泛江的世俗情趣越来越浓厚 , 并逐渐向民俗节日发展 。
新校长|在孩子面前底子十足过中秋!,讲点新鲜的
文章图片
元倪瓒秋亭嘉树图
唐朝:诗人们的集体狂欢
发展到唐代 , 祭月信仰世俗化得更加普遍 , 帝王祭月转变为民间大众赏月 , 出现文人雅士纷纷相约中秋夜共同赏月习俗 。 还有诗歌论证中秋节是最适宜赏月的多角度理由 。
诗曰:“八月于秋 , 季始孟终 , 十五于夜 , 又有之中 。 稽于天道 , 则寒暑均;取于月数 , 则蟾魄圆 。 况埃瓂不流 , 太空悠悠 , 婵娟徘徊 , 桂花上浮 , 升东林 , 入西楼 。 肌骨与之疏凉 , 神气与之清冷 。 ”
此外 , 人们还颇有雅趣地给中秋月取了个别致的名字 , 叫“端正月” 。
韩愈有句诗“三秋端正月 , 今夜出东溟” , 诗中指的就是中秋的月亮 。
所以 , 在唐朝人眼里 , 月亮不仅是用来供奉崇拜 , 更是用来欣赏、陶冶情操的 。
我们认为 , 在唐朝时 , 中秋还未成为民俗节日的主要依据是:唐朝官方规定的放假节日中并无中秋节 。
或许 , 唐朝时的中秋赏月活动仍主要流行于上层社会 , 还没有完全发展成社会大众一起欢愉的节日 。
新校长|在孩子面前底子十足过中秋!,讲点新鲜的
文章图片
明唐寅嫦娥执桂图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 , 天涯共此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