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一个尘肺家庭的孩子,要如何逃出命运?


德州|一个尘肺家庭的孩子,要如何逃出命运?
文章图片
德州|一个尘肺家庭的孩子,要如何逃出命运?
文章图片
德州|一个尘肺家庭的孩子,要如何逃出命运?
编者按:
【德州|一个尘肺家庭的孩子,要如何逃出命运?】根据《中国尘肺病农民工调查报告(2019)》 , 尘肺家庭孩子因家人患病而辍学的比例是13.92% 。 由于缺乏足够的知识和技能 , 很多孩子辍学后只能和父辈一样继续涉尘工作 , 走上“尘肺二代”之路 。
而毛明新险些成为这其中的一员 。
第一步:把高考当成一件小事
6月24日上午十点 , 可以查成绩了 。 毛明新坐在电脑前 , 爸妈、姐姐、伯伯、伯母、堂哥嫂子围在身边 , 七八双眼睛紧紧地盯着屏幕 。 684分 , 重庆市第377名 。 大家松了一口气 , 笑了起来 , 轮流拍了拍毛明新的肩膀 。
紧接着 , 毛明新的爸爸毛甫国陪着儿子开始挨个拜访高校在重庆的招生办 , 了解每个学校的招生政策 。
最后 , 毛明新被南京大学录取了 。
录取通知书
早在初三暑假时 , 毛明新接触到了物理竞赛 。 他给自己定下了省级一等奖的目标 , 这是参加大多数高校自主招生的门槛 。
高一 , 他拿到了省级二等奖 , 他不服 , 继续备战 , 终于在高二的夏天拿到了省级一等奖 。 不过在此之前 , 教育部刚刚发布了通知:将不再组织开展各高校自主招生工作 。 毛明新得知这个消息没多想 , 只是觉得 , 做事情总得有始有终吧 。
高三这一年 , 每天的生活相差无几:早上六点半起床 , 七点前到教室开始学习 。 下午两点半到教室 , 一直学到晚上十一点 。 不过毛明新觉得 , 这段日子反而是轻松的 , “等高考到了 , 去考就好 。 ”这样的心态来源于他对自己的信心:“我竞赛都拿奖了 , 我为什么不能搞定高考?”
回忆起高考 , 毛明新觉得跟三年里大大小小的考试没有太大区别 。 那三天里更多的是兴奋 。
英语考试前 , 老师给每一个同学都发了一个红色的手环 。 毛明新本来不太相信这能带来好运:“信这个 , 还不如信自己 。 ”不过他依然戴着这个红手环进了考场 。
毛明新和毛甫国
第二步:为自己读书
1994年 , 台湾商人来到惠州惠城区和博罗县交界的四角楼 , 开办了一家名叫利雅的宝石加工厂 。 20岁的毛甫国经同乡介绍 , 离开东莞凤岗雁田 , 来到工厂打工 , 一个月工资三四百块 。 这是他离开家乡四川大竹的第五年 。
2001年 , 毛甫国离开工厂 , 和妻子开了间小作坊 , 次年 , 儿子毛明新出生了 。 伴随着他成长的是一栋自建的铁皮屋 , 左边是作坊 , 右边是卧室 。 原石被切割、打磨、抛光 , 变成一颗颗珠子 。 而飘起的粉尘 , 被一点一点地吸入了毛甫国的肺里 。
最开始是咳嗽 , 毛甫国以为只是自己烟抽多了 。 后来咳嗽越来越严重 , 走路也开始喘不上气 。 2015年 , 毛甫国到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检查 , 尘肺科主任 , 也是大爱清尘医疗专家委员会专家吴萍 , 推翻了之前其他医院肺结核的论断 , 说出毛甫国一个从未耳闻的医学名词:尘肺病 。 而且此时病程已经到了三期 。
从小到大 , 毛甫国经常会跟儿子念叨:自己的病就是做工做出来的 。 要是不想跟老爸一样 , 就要努力刻苦;要想坐办公室里 , 就必须要有文凭 。 毛明新每次都会回答 , 你放心 , 我自己知道 。
小时候的毛明新和母亲
毛甫国记得 , 毛明新读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 , 一天下午他从工作间出来 , 看见毛明新坐在椅子上 , 盯着象棋棋盘 。 毛甫国心里觉得奇怪 , 问他 , 你怎么自己一个人下棋?毛明新说 , 我可以同时考虑两边 , 一个人可以走两个人的棋嘛 。
初中时 , 毛明新回到了老家四川大竹 。 在开学前 , 毛甫国给儿子定下一个目标——高中考到县重点大竹中学 。
毛明新对父亲的期待没什么概念 , 只是觉得自己要努力学习 , 不然怎么能考上高中?然后 , 他成了班里的第一名 。 中考 , 他成了县里的状元 , 被远在100多公里外的重庆育才中学看中 , 点招进入学校 , 学费全免 。
毛明新在学习上是否有超出常人的天赋?对于这个问题 , 他的物理竞赛老师李加荣没有丝毫犹豫 , 肯定地认为:“有” 。 他形容毛明新学习的动力 , 似乎“根本上是对科学的一种热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