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谈青史|到底是怎么回事,汉家制度:汉宣帝所说的“霸王道杂之”治国之道( 二 )


只是单纯任法 , 难免走上秦帝国老路 , “竭民财力 , 天下虚耗”的问题切实存在 , 甚至尤甚于秦始皇 , 可大汉朝廷却并未崩溃 。 其原因正是武帝“法贵不阿”的同时 , 又恩威并举 , 施行王道德治调和的结果
所以这套杂糅儒法两家的治国之术 , 可谓是武帝一手开创 , 被汉宣帝继承吸收 , 并视之为“霸王道杂之”的汉家制度 。
云谈青史|到底是怎么回事,汉家制度:汉宣帝所说的“霸王道杂之”治国之道
文章图片
儒法之争
武帝后期 , 随着儒学地位的不断提高 , 察举制成为选仕的主要途径 , 这使得贤良文学为代表的儒士们在朝中影响力大涨 , 他们对武帝用刑罚、霸道为主 , 德治为辅助的治国策略非常不满 , 要求以《诗》、《书》等儒家经典 , 替代严刑峻法 , 效仿周时王道治国 , 以仁义道德使民心悦诚服 , 方能长治久安 。
为此武帝驾崩后 , 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二月 , 各郡国选出的六十余贤良文学 , 和御史大夫桑弘羊为代表维护武帝政策的官员 , 展开了一场“盐铁之议” 。
这场会议 , 双方争论的焦点不仅仅是围绕“盐铁”官营的政策上 , 更涉及了经济、外交 , 治国理念上的大讨论 , 本质上讲还是刑、德之争 。
云谈青史|到底是怎么回事,汉家制度:汉宣帝所说的“霸王道杂之”治国之道
文章图片
这里笔者不着重展开 , 只谈谈贤良文学们提倡的以德治国的制度是怎样的 。
经济上德治派全面否定官营 , 指责盐铁官营、均输、酒榷等与民争利 , 主张放任 , 从民欲的经济政策 。
盐铁专营及均输等政策 , 在执行层面却是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 如官营产品质量差 , 强买强卖等诸多弊病与生俱来 , 难以根治 。 但不能否认 , 汉政府掌握盐铁专营要津 , 为打击匈奴提供财力支持 , 并极大的抑制了地方豪强势力膨胀 , 减缓了豪族兼并小民的局面 。 所贤良文学所主张的放任经济政策 , 并不符合国家利益 , “驰山海之禁”的后果 , 得利的绝不是平民百姓 , 而是豪门大族 。 从这方面讲 , 贤良文学所代表的正是 , 以儒术起家的新兴官僚地主阶级的利益 。
云谈青史|到底是怎么回事,汉家制度:汉宣帝所说的“霸王道杂之”治国之道
文章图片
而在国家大政制度上 , 贤良文学提倡“上不苛扰 , 下不烦劳 , 各修其业 , 各安其性” , 这套理论太过空洞 , 单靠执行者的道德自律与个人自觉 , 没有律法从制度上的保证 , 如何做到各安其业?
至于在对匈奴问题上 , 贤良文学主张厚币和亲 , 依靠德政的感化保持和平 。 没有强大国力的支持 , 以德服人在外看来就是软弱可欺 , 汉初已经有过教训 , 贤良文学们的看法太过想当然 。
这次儒法之争 , 虽然背后有霍光与桑弘羊等人权力争斗的影子 , 但最终结果汉廷在“与民休息”的基础上仍坚持施行“霸王道杂之”的国策 。 尤其在汉宣帝继位后 , 更是靠着霸道、王道并行 , 整饬吏治 , 降服匈奴 , 将国家推向了新的高度 。
云谈青史|到底是怎么回事,汉家制度:汉宣帝所说的“霸王道杂之”治国之道
文章图片
纯任德教的危害
汉宣帝不纯任德教 , 是基于“俗儒不达时宜 , 好是古非今 , 使人眩于名实 , 不知所守 , 何足委任?”
这是当时儒士的通病 , 他们总以先周王道之治为治国范本 , 经常谈一些空洞的名目 , 并不务实 , 因此不被宣帝所重 。 治理国家贵在务实 , 一味要恢复古制 , 带来的结果必然是毁灭性的 。 宣帝正是看到了这一点 , 才会斥责汉元帝不能纯任德教 , 德政更多体现在道德教化上 , 与刑罚相辅相成 , 这才能实现“治”的统一 。
云谈青史|到底是怎么回事,汉家制度:汉宣帝所说的“霸王道杂之”治国之道
文章图片
汉元帝即位后 , 好德政 , 轻刑罚 , 对官僚阶层约束不严 , 之后几任君主皆是如此 , 驰刑罚的后果就是贵族的特权扩大 , 外戚势力开始疯狂滋长 , 仁义道德显然没能遏制特权阶层的贪欲 , 皇权在官僚地主面前不断矮化 , 像外戚王氏家族 , 飞扬跋扈 , 法不能制 , 最后更是为王莽代汉创造了足够的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