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岭村|从“鸭屎围”到“中国第一村”,龙岗南岭村的三次“华丽转身”

夏日的清晨 , 惠风和畅 , 安然恬静 。 穿着背心的老人正坐在榕树下享受着天伦之乐 , 孩子们在广场上嬉笑打闹 。 儿童们的欢笑声、老人们的谈话声、过往自行车的铃声相映成趣 。 近日 , 采访人员走进位于龙岗区南湾街道的南岭村社区 , 看到这幅恬淡闲适的画面 , 好不惬意 。
很难想象 , 现如今富足宜居的南岭村在过去是“脏乱差”贫困村的代名词 。 “现在的生活是以前做梦也想不到的呀!”谈到南岭村的巨变 , 南岭村原党支部书记张伟基很是感慨 。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以来 , 南岭村便走上以发展工业为主导 , 工、农、商、旅游业协调发展的道路 。 如今 , 这里已成长为集体固定资产达35亿元、村民人均年分红达15万元的的富裕村 。 40年风雨征程 , 南岭村由脏乱差的“鸭屎围”蜕变成“全国文明社区” , 走出了一条广为人知的发展致富路 , 更被誉为“中国第一村” 。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 。 40年间 , 龙岗也从一个地处深圳东部的边陲小城 , 发展成为管理近500万人口的现代化东部中心城区 。 而作为龙岗111个社区中的一员 , 南岭村的发展史 , 也是龙岗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以来发展大潮中巨变的缩影 。
从领43万补偿款到借170万建厂 , 敢闯敢试成就南岭村“第一桶金“
“那时因为太穷 , 连稀饭都很难喝上 , 村里靠贷款 , 去别处购买红薯才能勉强充饥 , 衣服上也是打满补丁 。 ”回忆起过去的苦日子 , 张伟基很是辛酸 。
40多年前的南岭村 , 因为穷和脏 , 被人称为“鸭屎围” , 村民仅有百余户 , 年均收入不足100元 , 生产靠贷款 , 吃粮靠返销 , 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 。
1980年 , 深圳经济特区正式建立 。 南岭村发展的机会也随之到来 。
特区建立后 , 政府开始大规模征地 , 用于开展基建工作 。 两年后 , 南岭村第一生产队拿到第一笔43万元的征地补偿款 。 这笔在当时看来的巨款 , 瞬间成为村民的“希望” , 他们都想把钱分了改善生活 。
而在张伟基看来 , 想要摆脱贫困 , “造血”的效果要远远大于“输血” 。 “如果分钱 , 按照劳动力分 , 我家能拿到不少钱 。 但这钱分完了 , 对村里没有好处 。 从长远来看 , 把钱用于全村发展 , 以后能分到很多倍 。 ”带着这样的想法 , 张伟基和干部们挨家挨户做群众工作 。
南岭村|从“鸭屎围”到“中国第一村”,龙岗南岭村的三次“华丽转身”
文章插图
逐一做通工作后 , 这笔补偿款被用于第一生产队厂房建设 , 并引进港资兴办了第一家来料加工厂 , 成为南岭村迅速发展的重要基础 。
“那时为了引进外资 , 张书记每天带着村民去招商点新安酒店等候港商 , 只要一有人来 , 就拉着他们到村里考察 , 风雨无阻 。 ”南岭村现任党支部书记张育彪谈起这段往事 , 仍记忆犹新 , “很多港商基本都是来看看就走了 。 ”为了吸引港商 , 张伟基决定从环境入手 , 摘掉“鸭屎围”标签 , 组织成立村里第一支清洁队 , 花了一年时间整治村容村貌 。
环境改善了 , 但标准的厂房和相关配套设施怎么办?当时 , 南岭村破旧的基础设施、厂房数量的缺少 , 前来参观的港商转了一圈便没了兴致 。 为了提升产业配套 , 留住外商 , 张伟基打算向银行贷款170万元修建厂房 。
在当时 , 170万对于一个一穷二白的南岭村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 。 一时间 , 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 , 大家担心万一建厂失败 , 这170万怎么还?张伟基跟大家摆事实讲道理 , 最终用“还不起我来还”的大胆承诺 , 热火朝天地开干了 。 几栋崭新的厂房拔地而起 , 之后外商纷至沓来 。
也正是南岭村人身上敢闯敢试 , 敢为人先的深圳特区精神 , 助推南岭村进入高效益、高发展阶段 。
1984年 , 南岭村开始实行农村股份合作制 , 村民在村里工作领工资;上世纪80年代末 , 村民每年人均集体分红超1万元;1992年 , 建成4个工业区 , 引进十多家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 , 推动第三产业发展;截至2019年 , 全村净资产已达3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