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全国耗材集采箭在弦上,行业格局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三 )


值得注意的是 , 在采购范围和数量上 , 本次带量采购是目前有过的最大的采购联盟 。 方案提到 , 2019年冠脉支架使用量超过1000个的公立医疗机构、军队医疗机构均应参加 , 其他公立医疗机构、军队医疗机构、医保定点社会办医疗机构按照所在省份安排自愿参加 。 已开展该类产品集中带量采购且尚在合同期内的省份 , 可不参加 。
在约定采购量比例上 , 参与联盟采购的医疗机构根据2019年采购量申报总采购基数和各产品采购基数(不含不锈钢支架) 。 按总采购基数的80%约定采购量 , 且保证每个中选产品采购量不低于申报采购基数的80% 。
根据富途证券整理的数据 , 截止目前 , 冠脉支架的国产替代率已达70% , 冠脉支架的技术壁垒相对更低 , 但行业规模大 。 现阶段第二、三代的冠脉支架的占比高达99% , 竞争格局趋于稳定 , 市场集中度也稳步提高 。
钛媒体|全国耗材集采箭在弦上,行业格局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本文插图
目前 , 在冠脉支架领域 , 国产的主要供应商有四家 , 分别是微创医疗、乐普医疗、吉威医疗和赛诺医疗 。 其中 , 微创医疗的市场份额最高 , 处于冠脉支架的龙头位置 。 乐普医疗与吉威医疗的市场份额紧随其后 , 相差不大 。 值得注意的是 , 赛诺医疗的产品全是不锈钢材质 , 不符合采购条件 , 其他三家公司都符合条件的主力产品 , 均有参与集采的资格 。
“割肉”效果明显 , 集采将对行业产生哪些影响?从目前医药国采的结果来看 , 集采这把“刀子”对企业的“割肉”效果十分明显 。 但市场也开始担忧未中标的企业因没市场而无法分得“粥”喝 , 部分企业尽管中标最后也会因“大放血”导致的利润微薄而倒下 。 因此 , 通过集采形成的降价机制能否长效运转并复制呢?
首先要明确的是 , 带量采购的目的是为了挤出耗材价格中虚高的销售和推广费用 , 医械企业最终承担的价格降幅是渠道的利润空间 , 如果渠道利润空间较大 , 对于研发生产企业的影响则较小 。
在耗材中 , 高值耗材的占比为62.50%、市场规模约1060亿(2018年数据) 。 由于价格高昂 , 高值耗材给患者造成的经济负担更重 , 给医保基金带来的压力也更大 , 也一直是政策与社会关注的焦点 , 国采对高值耗材发力也是基于此 。
不可否认 , 高值耗材因技术含量、临床价值和管理成本等“高价值”部分导致的价格“实高”外 , 其还有“虚高”的成分 , 主要有以下三点 。
一是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 。 与药品相比 , 医疗器械的销售更加依赖经销商 , 器械流通市场的竞争环境更加散乱 。 例如从医院终端价来看 , 由于器械的种类和规格较多 , 很难形成统一的招标采购价 , 不同的器械品类出厂价和终端价之间的差价不同 , 目前器械两票制也没有全国严格执行 , 为流通环节预留了较大的操作空间 。
二是医保支付的相关政策缺乏 。 因为医疗器械的品种多样、原材料不一 , 所以难以进行系统的归类和对比 。 我国的医保付费主要是按照项目后付费支付 , 没有推出医用高值耗材的报销指导目录 , 也成了高值耗材滥用的原因之一 。
三是医院管控意愿不强 。 医院和医生愿意使用高值耗材 , 一方面由于高值耗材技术含量和质量水准相对较高 , 另一方面 , 高值医用耗材的使用一定程度上为医院带来利益 , 补偿了过低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 。 因此 , 医院的管控意愿不强 。
对于耗材带量采购全面推行后会对行业带来怎样的影响 , 或许能从药品国采中窥得一二 。 从药品4+7经验来看 , 三家获得中标的企业将共享全国60%到70%的市场 , 未中标的中小企业将被彻底边缘化 。 这导致的结果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 规模小、创新能力差的企业若不积极寻求转型 , 很容易被市场淘汰出局 。
不仅如此 , 耗材带量采购常态化后将逐渐淘汰过剩产能 , 而国内创新能力强的头部企业 , 将以更大的市场份额换取更加突出的优势 。 产业的集中度将会进一步提升 , 行业“马太效应”便会加速显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