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北斗走近百姓生活 为用户提供丰富广泛的应用服务( 二 )


北斗信号被手机芯片算法调用的顺序变化,显示着北斗地位的提高 。华为荣耀的工程师介绍说,以往某些国外芯片优先搜索使用GPS信号,但华为目前是将GPS和北斗采用同等乃至高优水平的使用策略 。
“对手机厂商来说,算法对信号没有偏向性 。手机极其看重用户体验,因此肯定会选择最好的信号 。”这位工程师说,北斗的地位是自己赢来的,算法也是“用脚去投票” 。
第一时间感知地质灾害隐患细微变化并发出预警;是海上渔民口中的“千里眼”“顺风耳”
北斗|北斗走近百姓生活 为用户提供丰富广泛的应用服务
文章图片
陕西省汉中市,无人机驾驶员操控无人机,借助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对Ⅰ级防洪点危岩山体进行视频和图片数据采集 。人民视觉
“今年在我的家乡湖南石门县,北斗监控系统提前预警,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介绍说,“在形变监测、提前预警、转移人员方面,北斗发挥了很好的科技支撑作用 。”
今年6月底的一天,石门县南北镇潘坪村暴雨如注 。“这几天会一直下雨,监测预警系统刚刚预警,雷家山有山体滑坡风险 。”镇党委书记覃浩和村支书许波急匆匆赶到村民陈金兰家里,劝他们一家转移到老村部去住 。
7月6日14时11分,当地接到北斗卫星高精度地灾监测预警系统发布的第三次橙色预警 。3小时后,雷家山发生大型山体滑坡,为当地近70年来规模最大,造成省道部分路段损毁,一个小型电站毁坏,5栋房屋垮塌 。
“幸运的是,这次滑坡中,所有人员成功避险 。”覃浩说,靠着监测预警系统的“通风报信”,山体滑坡发生前,所有危险区居民均已提前撤离 。
覃浩介绍,将北斗卫星传感器分布在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的风险隐患点,对隐患点的土壤含水、裂缝等细微变化进行数据采集 。再经由北斗地质监测站将数据传入高精度地灾监测预警云平台与数据汇总站,进行智能地质灾害预警评估,从而实现对暴雨引发的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监测预警 。坡体哪怕微小位移,系统也能感知并第一时间发出预警 。
山洪灾害是洪涝灾害中导致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准确预测预报能为转移赢得时间,因此“预警”成为重中之重 。目前,江苏、贵州、广西、四川等多地也建立了基于北斗的灾害监测系统,能够24小时对隐患点变化进行自动化实时监测 。北斗这种能力,让防灾减灾能够未雨绸缪 。
北斗在抢险救灾中的独特作用,还在于它有一项“独门绝技”,也就是短报文功能,这在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中绝无仅有 。短报文好比是导航终端的短信功能,目前北斗三号的短报文已从以前的120字升级到1000字,所能传递的信息更加丰富 。对于原本只能被动接受导航定位信息的用户来说,主动上报自己的精准位置和灾情信息,可以为抢险救援带来重要的信息支撑 。在2008年汶川地震救援中,在地面通信瘫痪的情况下,进入灾区的抢险救援队伍正是利用北斗的短报文功能第一时间发出信息,点亮生命的信号 。
尤其在通信手段有限的海上,这门“绝技”深受海洋渔业部门和广大渔民的欢迎 。
今年8月初,随着台风“黑格比”步步逼近,福建霞浦县三沙镇柳州湾海上刮起阵阵大风 。近百艘渔船在湾内停泊得整整齐齐,500多艘渔船早已全部返港避风或就近避风 。
“目前在港渔船共有4467艘,转移渔船1290艘,台风影响海域无作业船只 。”在福建省渔业减灾中心值班室内,工作人员正通过北斗渔船动态监控管理系统实时监控台风可能经过海域的船只动态,及时通知提醒外海渔船回港避风 。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地布满了代表渔船的三角符号,点击符号,就跳出该渔船的具体位置、大小、型号、船主姓名及电话等详细信息 。
台风侵袭频频的福建,已有1万多艘捕捞渔船安装北斗示位仪,实现了船舶自动识别、定位、报警等功能 。24小时不间断掌握船只动向,精准定位……渔船的海上状况都在北斗系统“视线”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