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华为轮值董事长:能打败华为的不会是美国,不能有方向性错误( 三 )


问:我来自网络marketing与解决方案销售部 , 想问一下您 , 在一线工作 , 特别是海外艰苦地区工作的华为人应该如何解决思想上的苦?
郭平:我跑了海外很多国家的华为机构 , 公司工作生活的小环境是非常好的 , 比起坂田环境不差 , 但整个国家的大环境我们无能为力 。 每个外派员工 , 在你的工作地 , 去为公司创造价值 , 也抓住你个人成长的机会 。 在这个过程中 , 华为也鼓励家属一起去生活 。 如果说我有什么建议 , 我期待大家有更强一些的好奇心和文化包容性 , 多了解所在的国家 , 多了解所在国家的文化 , 建立起更好的沟通 , 这是我们可以做得更好的 。 公司提供好的工作环境 , 个人去适应 , 并且在这样的环境内做出最大的贡献 , 这是我们期望的 。
问:我是供应链负责终端交付的 , 我们知道2003年在华为与思科的官司中 , 您扮演了十分关键的角色 , 我想问一下 , 在那段历程中您遇到了什么困难?有什么事对你触动非常大?您是如何调整自己的?我们将来可能要到海外去面对我们的客户 , 您有什么好的建议给我们?
郭平:最大的挑战是面对未来不确定性的那种恐惧 。 可能人人都恐惧未来 , 但只有即使恐惧 , 仍然一往无前的人才有未来 。 我记得当时对方有庞大的团队 , 甚至让我们请的顾问给我传话 , “你们将会面临天文数字的罚款 , 华为将会倒闭” , 创造出的各种舆论和政治环境 , 比今天情况可能更恶劣 。 他们甚至希望没有律师接我们的案子 , 给我们做辩护 。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 , 我们生存下来了 。 我的建议就是 , 不管面对多难的环境 , 要面对它、处理它、放下它 。 当年金一南教授在这间教室讲课时说“战术千条万条 , 第一条要敢打” 。 对于我们新员工加入华为公司来说 , 千条万条第一条要行动起来 , 要去做 , 只是想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
问:我来自于战略规划部 , 正如您所说 , 咱们公司已经从一个市场的跟随者变成了一个领跑者以及开拓者 , 请问您是如何定义一个市场的领跑者?咱们在扮演这个角色中的主要抓手以及关键成功要素是什么?
郭平:咱们公司战略部关于市场领导者有一个定义 , 有六七条标准 , 不能胡乱吹的 。 华为公司是双轮驱动 , 一面是客户需求 , 一面是技术驱动 。 我们要靠双轮驱动来建立起自己的领导地位 , 建立起自己在行业的影响力和领导力 。 我们的行业前面的路不清楚 , 技术论文都不太多 , 我们怎么能够通过技术的突破?这是我们的机会 , 当然也是很大的一个挑战!
问:我来自消费者BG供应链体系 , 有句话说得好 , 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个人的努力 , 更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 。 刚刚您在开场的时候 , 也说自己是在公司的一个危机时刻加入到华为 , 请问一下您 , 当时是什么让您坚信公司未来一定会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并且坚持到现在?还有 , 公司又遇到另一个危机 , 这个时候加入公司的新员工 , 您有什么建议呢?
郭平:现在公司状况正常 。 只是面对先进要素不可获取的情况 , 我们怎么打破封锁 , 建立起自己持久的技术能力和稳固的、可信的供应链 。 至于我本人 , 当时其实也没想那么多 , 对华为也没那么多认识 , 1988年过来实习 , 毕业以后就到这里来了 , 很自然 。 很多东西并不由得自己能够规划的 , 而是你有一个机会 , 一个小机会的时候 , 你能不能做出合格的交付 , 你能够有成功的交付以后 , 那么可能公司会愿意给你一个大一点的机会 , 再大一点的机会 , 所以我本人一直笃信“成功是成功之母” 。 我愿意给有一个小成功的人一个中成功的机会 , 中成功的机会他能够成功 , 我再给他更大的机会 。 我期望大家做好手头的每一件事 , 积累你自己的信心 , 你的能力和你在公司的信誉 。
问:我来自Cloud AI计算产品线 , 之前听说公司的硬件能力比较强 , 软件水平相对来说会弱一些 , 尤其是相对一些大的互联网公司 。 未来公司在提升软件水平上 , 有什么计划和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