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梁启超:请我去讲演可以,但切不可影响“四人功课”( 二 )


根据梁启超友人回忆 , 他还曾发明过五人麻将与三人麻将玩法 。 具体这里就不介绍了 , 网上一查便知 , 总之是不管是碰到“四多一”还是“三缺一”都保证有牌可打 。
梁启超的聪明才智到底名不虚传啊!
不过 , 我听说他尽管喜欢打麻将 , 牌技却并不高明 , 基本上是输多赢少 , 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考证考证 。
不过 , 这不正证明了他的“趣味观”吗?不争输赢 , 只为开心 。 就如苏东坡 , 酒量很小 , 但酒风很好:“我本畏酒人 , 临觞未尝诉” , “我虽不解饮 , 把盏欢意足” 。
要的就是这种开心的感觉啊!
【历史故事】梁启超:请我去讲演可以,但切不可影响“四人功课”
文章图片
03爸爸的孩子气
古话说“龙生九子 , 子子不同” , 意思是孩子多了 , 再精良的种 , 也是会良莠不齐的 。 而梁启超的九个子女 , 个个都有大出息 , 长女梁思顺是诗词研究专家 , 长子梁思成是建筑学家 , 次子梁思永是考古学家 , 三子梁思忠是西点军校出身的抗日英烈 , 次女梁思庄是图书馆学家 , 四子梁思达是经济学家 , 三女梁思懿是社会活动家 , 四女梁思宁求学南开大学后参加新四军 , 五子梁思礼是火箭系统控制专家 。
他们与父亲一样 , 都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
一门皆龙凤当然是很不容易的 , 靠的是梁家全部家庭人员的努力 , 特别是“两位母亲”功不可没 。 不过这里我们只讨论梁启超是怎样当爸爸的 。
【历史故事】梁启超:请我去讲演可以,但切不可影响“四人功课”
文章图片
最习惯的办法还是他的本行——文字 。 《民国范儿》里说到:
梁启超的儿女心极浓烈 , 极细腻 , 虽然有政事重压在肩 , 各路客人要会 , 无数文稿催迫在睫……他总不忘给儿女写信 , 有时甚至是一天一封 。 ……给儿女写信 , 他每以“宝贝”、“小宝贝”之类称谓开头 , 或亲昵地戏称他们 , 比如唤三女儿思懿为“司马懿” , 小儿子思礼为“老白鼻”(baby) 。
我们看看他给孩子们的信:
在国外游学的梁思顺给比她小31岁的小弟弟梁思礼寄衣服 , 梁启超手把着梁思礼的手 , 以他的口气给大姐姐写回信:“谢你好衣裳 , 穿著合身真巧 。 那肯赤条条地 , 教瞻儿取笑 。 爹爹替我掉斯文 , 我莫名其妙……”
思念海外的思顺时 , 他写道:“每到病发时便特别想得厉害 , 觉得像是若顺儿在旁边 , 我向她撒一撒娇 , 苦痛便减轻许多 。 ”
写他盼望孩子们的信 , 他写道:今天接着大宝贝五月九日 , 小宝贝五月三日来信 , 很高兴 。 那两位不甚宝贝的信 , 也许明后天就到罢?
甚至在因尿血入协和医院动手术 , 他还在《致孩子们书》里写道:我这封信写得最有趣的是坐在病床上 , 用医院吃饭用的盘子当桌子写的 。 我发明这项工具 , 过几天可以在床上临帖了 。
……
浓浓的父爱 , 加上深深的“趣味” , 渗透在每一个字里 。 做他的孩子 , 可有多幸福;反过来 , 像他这样做父亲 , 又有多快乐!
【历史故事】梁启超:请我去讲演可以,但切不可影响“四人功课”
文章图片
梁启超用曾国藩的一句名言教育孩子:“莫问收获 , 但问耕耘 。 ”他还跟孩子们说:“人生没乐趣 , 要来何用 。 ”他不去规定孩子们必须学哪方面专业 , 而是只要子女真心喜欢 , 对社会有益 , 就全力支持 。 而他们 , 也的确活成了他希望的样子 。
梁启超先生的成就 , 我们普通人自然只是“高山仰止”而已的 , 但他那种在道路选择和生活中追求“乐趣”的观念 , 那种给自己和孩子机会去追寻自己觉得有趣味的梦想的精神 , 倒或可认真思索 。 试想 , 现今的我们以及我们的孩子 , 有多少机会追求“人生乐趣”呢?
行笔至此 , 忽想起前两天学校布置作文《爸爸 , 我想对您说……》 , 我家小朋友写道“您提意见时 , 能温和一点吗?”说实在的 , 真有点让我心生愧疚 。 好好向梁先生学习学习吧!
【历史故事】梁启超:请我去讲演可以,但切不可影响“四人功课”】以上浅见 , 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