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迈克尔·波特:活动是连接战略和实施的桥梁( 二 )


回首过去 , 我作为一名学者 , 对于本书产生的反响非常满意 。 虽说本书吸收了产业经济学丰富的传统 , 但以前的管理学或者经济学文献并没有对竞争优势进行界定 。 在我提出这个问题后 , 出现了更多有关竞争优势的论述 。 我们应该如何理顺、系统地分析与成本、差异化相关联的竞争优势的根基 , 进而反应企业之间的本质区别?当下 , 我相信企业活动已经成为分析成本最基本的工具 。 随着研究的深入 , 竞争优势这个概念比我预期的作用更强大 。
为什么?因为通过竞争优势 , 我们能够不偏不倚地定义企业竞争的本质 , 避免了过度宽泛或者片面的特征界定 。 业内早期的研究将优势归结为企业总体的规模或者所占的市场份额 。 这种结论过于简单 , 理由如下 。 首先 , 在企业的某些方面 , 规模和市场份额对成本以及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更有影响力 。 其次 , 在很多行业里 , 中小型企业的业绩远超大型企业 。 最后 , 即使在那些企业规模和市场份额与出色的业绩密不可分的行业里 , 企业规模和市场份额也往往是获得竞争优势的结果 , 而不是取得竞争优势的原因 。
其他试图解释竞争优势的概念 , 包括优点和缺点、关键的成功要素或者独特能力 , 都恰如其分地承认了企业的多面性 , 但是却没能系统严格地界定优势的来源 , 更无法与企业的盈利能力联系起来 。 本书论证的前提是竞争优势取决于多种因素 , 所有优势都可以与具体的企业活动关联 , 它们与企业活动和供应商活动以及顾客活动之间联系起来的方式相关 。 本书阐明了一项活动具备优势的根本原因:为什么企业能够降低成本?活动如何能创造可见的买方价值?本书强调了最有利的竞争地位往往源自于多项活动的经验积累 。 建立在多项活动基础上的优勢更容易被人发现 , 也更容易被模仿 。 最后 , 活动和价值链说明企业作为一个互相依赖的系统 , 其组成部分必须保持内在一致 。
从更广泛的意义来讲 , 本书更加具体地界定了战略以及实施的步骤 。 活动是企业日常行为的体现 , 是实在的 , 能为人所见 , 且得到妥善管理 。 战略不仅是一种广义的感景 , 也是企业开展活动的具体方略 , 企业凭借战略及其实施区别自己和对手 。 成本领先战略涉及一系列的活动选择 , 差异化战略也一样 。
活动是连接战略和实施的桥梁 。 从广义的概念来定义战略 , 对于明确区分战略和结构具有非凡的实践意义 。 战略的内容和实施方式有着本质的不同 。 当人们意识到企业发展是谨慎地开展一系列活动的结果后 , 就会以为以前对战略、策略和组织的定义不够清楚 。 战略体现在多种活动的实施过程中 , 这些活动主要是为选定的买方创造特定的价值 。 每个活动的设置都体现在活动执行的方式中 , 包括需要使用的人力、物力因素以及组织层面的安排 。 而能力也体现在具体的活动中 , 不再是与成本或者买方价值无关的抽象概念 。
企业的职能一般被视为组织层面的职责 , 如薪酬体制、员工培训 , 甚至总体的决策结构等 。 其实 , 它们也是活动 。 我称其为辅助活动 , 以区别于直接与企业生产、交付、营销或者产品服务等相关的活动 。 辅助活动本身可以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 , 企业竞争的活动方式同样影响了企业与员工以及其他公司正当的契约关系 。 活动还为企业划定正确的组织界限提供了框架 。
因此 , 活动使得战略能在企业发展实践中得以执行 。 换言之 , 将企业看作是一系列活动的集合明确地说明了企业上下所有人都是战略的一部分 , 这恰好说明了企业员工必都要理解战略 。 唯有如此 , 他们才能理解活动安排的原理以及彼此的关联 。
本书中提出的观点也许比《竞争战略》中提出的观点操作起来难度更大 , 主要原因是本出提出的观点只有在更加深刻而全面理解企业行为的前提下才能领会 。 在习惯了寻找简单的管理处方的世界里 , 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 , 详细的活动分析都是让人头疼的事情 。 要找到实例来展示企业工作的价值链 , 具体操作起来总会碰到困难 。 企业是一个复杂的体系 , 靠若干个例子就想理解并掌握全局是不可能的 。 话又说回来 , 深入的案例研究也很难得 。 首先要求参与调查的企业能够透露大量的信息 , 但多数成功的企业都将企业活动的详细安排视为企业机密 , 外界想要知晓企业活动构造很难 , 这正是企业具有持久竞争力的重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