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太平洋的“卖身”,果然又是资本戏法?
导读:去年年底 , 太平洋证券发公告要被华创证券22亿高溢价收购 。 虽然交易最后被中终止 , 但其中依然有不少蹊跷的地方 。
来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
记者丨王媛媛
编辑丨李新江
去年年底发公告要被华创证券22亿高溢价收购的太平洋证券 , 时隔半年后即宣布第一大股东终止了这项交易 。
本来以为买卖不成情意在 , 结果交易的双方——北京嘉裕投资有限公司(“嘉裕投资”)和华创证券最近开始对簿公堂 。
【资本|太平洋的“卖身”,果然又是资本戏法?】未归还保证金诉诸法律 , 但当初这笔钱划出去就很奇怪 。
本文插图
图/图虫
9月4日 , 太平洋证券发布公告称 , 公司第一大股东嘉裕投资持有的部分公司股份被冻结 。
就数量来看 , 被冻结的股份占嘉裕投资持股的一半 。
为什么要走司法程序冻结嘉裕投资的股份?
公开披露的理由是在去年年底最开始的收购过程中 , 华创证券向嘉裕投资支付了15亿的保证金 。 但双方在今年的6月4日 , 经过“友好协商” , 终止了这项股权交易行为 。 交易终止后 , 嘉裕投资却没有完整归还这笔资金 , 只归还了5000万 。 华创证券为了维护公司合法权益 , 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对嘉裕投资进行诉前财产保全 , 冻结了嘉裕投资持有的部分太平洋证券的股份 。
华创证券无辜吗?可能一点儿也不 。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了解 , 2019年11月中旬宣布的股权转让 , 本来就很“蹊跷” 。
第一 , 是作为被转让标的的太平洋证券和收购方华创证券 , 当时多位在任员工对21世纪经济报道的采访人员表示:“没听说”、“看到这个新闻都懵了” 。
一般情况下 , 出于业务发展目的的收购 , 往往需要一个较长的尽调期 , 即使是互联网公司抢滩布局的“火拼式”收购 , 3-6个月的尽调期也是正常操作 。 在这个过程中 , 尽管双方签署了保密协议 , 但仍会由于各种情况“走露风声” 。
在资本市场中 , 券商同行互相合并可是大新闻 , 因为大家业务几乎都相同 , 合并后怎么展业、怎么调整架构 , 要不要提前找好工作……这些都是员工重点关注的问题 。 例如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 , 即使上市公司履发公告澄清 , 但要合并的新闻还是屡传不止 。
但华创证券收购太平洋证券的新闻 , 让资本市场参与者没有一丝丝防备 , 犹如平地起了一声惊雷 , 伴随着其公告掉落在资本市场的信息流中 。
半年后终止交易的消息 , 也是通过公告向市场释放 , 此前未流出一点点的消息 。
第二 , 是华创证券22亿高溢价收购了价值人民币4亿的太平洋证券流通股 , 一度让市场对如此高的溢价瞠目 。
但太平洋证券过去两年的业绩并不好 , 未来也难以言其有多么高的成长性能对等这个高溢价的价值 。 且根据太平洋2020年中报 , 上半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5293万元 , 同比降85.21% 。 这与上半年市场行情火热 , 推动不少上市券商业绩高涨形成鲜明的对比 。
且今年以来 , 太平洋接连被监管处罚 , 同时评级也一路下滑 。
今年5月 , 太平洋证券内蒙古分公司因风控事件被内蒙古证监局责令改正 , 并被暂停新开证券账户1年 。 同样在5月 , 公司总部收到云南证监局下发的行政监管措施 , 称在监管的过程中发现太平洋证券对内蒙古分公司的管理存在“针对内蒙古分公司风险事件未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风险隐患 , 未及时发现存在风险并妥善处置”等问题 。
此外 , 在最近公布的2020年证券公司分类评价结果中 , 太平洋证券评级由B级降为CCC级 , 这也是公司自2018年以来 , 遭遇的第三次评级下调 。
外人眼中明眼可见的风险 , 华创阳安的董事会不可能没看到 。 在2019年底的收购案中 , 就有两名华创阳安(华创证券的上市母公司)的董事明确反对这项收购案 , 认为“收购价格高 , 交易风险敞口大” 。
- 天眼查|虎牙直播关联公司注册资本增加至约9.23亿元人民币
- 美军舰|3枚导弹击中美军舰,现场浓烟滚滚葬身太平洋,俄:这是战争信号
- 奶粉|【资本力量】奶源争夺“白刃化”!中国飞鹤要约收购原生态牧业
- 新华网|南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发生6.2级地震
- 瑞银集团|瑞银钱于军:未来中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 很多外资会摩拳擦掌
- 薪酬|太平洋上半年净利降86%人均薪酬近20万 IPO零过会
- 造手机壳也能登陆资本市场,数据显示我国手机壳相关企业逾万家
- 王新亭|天鹅股份:供销资本质押620万股省供销社解除质押约565万股
- 控制系统|美的集团成立新公司美控智慧建筑,注册资本为5亿元
- 红线|专项债作资本金比重远低于红线,地方政府为何“有钱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