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以家人之名》:“解锁”了国剧的另一种烂尾模式

:原题为_北京青年报|《以家人之名》:“解锁”了国剧的另一种烂尾模式。
◎韩思琪
追国产剧的体验就像一场“小赌” 。 即便押中了一部值得追的剧 , 有了精彩的开篇 , 还要准备面对可能烂尾的风险 , 经常要在“低开高走”还是“高开低走”的二选一中买定离手 。 前有动辄六七十集之长“精致的烂剧” , 观众通常要“熬过前几集后面才会好看” , 近期的热播剧《以家人之名》则“解锁”了另一种“烂尾的好剧”类型 , “这部剧撑过前几集 , 后面就难看了” 。
“不以血缘定义家庭”、“没有血缘关系的家人”、国产版《请回答1988》……当慕名而来的观众拆开《以家》亲情温馨的包装 , 所见却是一部《哥哥太爱我了怎么办?》的真人兄妹偶像剧 。 单方面被编剧撕毁了类型之“应许”和期待的观众 , 愤怒地发出如此感慨 , “国剧若只有3集!何必兄妹谈恋爱?”
对于《以家》来说:从亲情到爱情 , 到底为何不可呢?
因为家庭变故 , 三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成为了彼此新的家人 。 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三兄妹 , 一同经历 , 相互扶持 , 不因来时坎坷而沮丧 , 也不因前路漫漫而退缩 。 一边是彼此认定相互珍惜的新家人 , 一边是无法选择关系淡漠的亲生父母 , 进退两难的困境如何选择?这是《以家》写在简介中的剧情 , “以家人之名相互治愈”是提供给观众的观看期待 。
“收养”、无血缘关系的家人 , 说起来也并非国产剧的创新命题 。 从《渴望》开始 , 刘慧芳收养小芳 , 到《情满四合院》中“傻柱”何雨柱为秦淮茹养大几个孩子 , 这类传统家庭剧的书写一直在延续 , 以一个圣人式的家长拢住一个家 。 另一方面 , 这样的故事往往被标注上了某特定时代的“限定体验” , 所以在《情满四合院》的讨论区会有“80后谨慎打分 , 90后没资格打分 , 00后看看就行 , 因为那个时代你们没经历过”的撕裂性要求 。
若想要打通代际沟通和理解的壁垒 , 就得更新家庭剧的叙事重心 。 如果说 , 此前的主流家庭剧往往从家长的故事切入 , 这种自上而下的视角以苦情为底色 , 也为故事注满了牺牲和感恩的教化味;那么 , 《以家》补上了孩子的视角 , 翻出“养育孩子就是购买奢侈品”的一重现代意味——当然 , “奢侈”的滋味也包括“为人父母的内在报酬”、体味养育儿女过程的喜悦 , 情感上的体验需要加粗描绘 。
传统的家庭剧书写路径通常是:家庭的“傲慢”之处在于写在血液里的“服从” , 是不容拒绝的“为你好” , 血缘的牵绊是一种强制性的“叙述” 。 父母无法定制自己的孩子 , 子女也无法选择自己的家长 。 在成为“我”之前 , “我”的故事已经内嵌于某个共同体的故事当中了 , 这正是家庭成员的归属感来源 。 而对于更年轻的“网生一代”而言 , “我是我自己选择成为的那个人”的个人主义话语更为强势 , 比起交付给命运 , 他们更信赖自己的选择 。
换言之 , 故事的因果被置换了 。 打动他们的不是“因为是家人 , 所以我们共同经历” , 而是“因为我们共同经历 , 所以是家人” 。 在这个层面上 , 《以家》在初始设定上解构了传统家庭 , 重新定义了“家人”:家人之间的羁绊不一定是血缘 , 情感才是更深的羁绊——“有血缘的 , 不一定能成为家人 , 但是互相珍惜 , 彼此爱护的人 , 一定可以 。 ”
它甚至于大刀阔斧地删除了母亲在家庭内的身份 , 讨巧地使用了一张时髦的“安全牌”——矛盾源头是原生家庭之“恶”:大哥凌霄幼年认为是因自己的过失害死妹妹 , 后遭遇妈妈的冷暴力 , 被抛弃 。 小哥贺子秋被妈妈所辜负的人收养 , 过早学会了懂事、努力补偿 。 编剧的选择是将妈妈“赶走” , 她们冷漠而自私地出走才能启动整个故事的轮盘 , 就这样把无血缘关系的两位父亲、两个大哥和一个小妹凑成了一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