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河股份|从被追逐者到追逐者,落后的洋河股份还能觉醒吗?


洋河股份|从被追逐者到追逐者,落后的洋河股份还能觉醒吗?
编辑导语:若想要回归往日荣光 , 洋河股份任重而道远 。


洋河宣传图 。 图/洋河官网

近几年来 , “茅五洋”还是“茅五泸”一度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 。 然而“鹬蚌相争 , 渔翁得利” , 这份争执却被山西汾酒给打破 。
【洋河股份|从被追逐者到追逐者,落后的洋河股份还能觉醒吗?】早在今年年初 , 山西汾酒市值就已超洋河股份 。 截至8月31日 , 山西汾酒以市值3386亿元的成绩 , 远超洋河股份2525亿元的市值 , 位列第三 。
而随着洋河股份今年半年报的发布 , 或许能让其稍稍挺起胸膛 。 根据山西汾酒、泸州老窖发布的半年报来看 , 洋河股份的营收和净利已将两家拉开了不小的差距 。
不过 , 论营收规模洋河股份虽占上风 , 但论成长性和盈利能力洋河股份却处于弱势 。
回顾洋河股份的鼎盛时代 , 其仅在上市一年后营收就超越泸州老窖 , 荣登酒企行业第三 , 甚至还曾经一度把五粮液斩于马下 , 荣登老二宝座 。 而如今 , 洋河股份若想要回归往日荣光 , 任重而道远 。
营收不及2019年水平 , 增速落后于竞争对手
中报显示 , 2021年上半年洋河股份实现营收155.43亿元 , 同比增加15.75%;净利润56.61亿元 , 同比增加4.82% 。
尽管洋河上半年实现营收净利双升 , 但营收仍不及疫前水平 , 若对比2019年的数据 , 可发现其营收下跌超4亿元 。
对比同行来看 , Wind数据显示 , 2021年上半年 , 泸州老窖实现营收、净利分别为93.17亿元 , 42.26亿元;山西汾酒实现营收、净利分别为121.19亿元 , 35.44亿元 。 显而易见 , 洋河股份的营收和净利已将两家拉开了不小的差距 。 但从增速上看 , 洋河股份却显示出实质性的掉队 。
泸州老窖、山西汾酒的营收增速分别为22%、76% , 净利分别为31%、118% 。 从整体业绩来看 , 山西汾酒增长势头碾压洋河股份 。
攘外的同时 , 洋河股份也遭受着省内竞争对手的挑战 。 今年上半年 , 洋河股份在江苏省内、省外的营收同比分别增加仅为16.27%、17.54% 。 而省内竞争对手今世缘 , 省内市场、省外市场同比却分别增达31.34%、42.11% , 可见今世缘也在不断“蚕食”着洋河股份江苏省大本营的份额 。
实际上 , 洋河股份业绩放缓早有迹可循 。 财报显示 , 2018年至2020年 , 洋河股份的营收增速分别为26%、15%和10% , 净利增速分别为30%、17%和13% , 呈逐步走低的趋势 。
从销售量上看 , 2021年上半年洋河股份的销售量为91342吨 , 同比增长29.96% 。 其中 , 普通酒19.18%的增速大于中高档酒16.48%的增速 。 显然 , 洋河的高端战略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
昔日酒企“黑马” , 缘何如此?
如今 , 洋河股份为何陷入此“尴尬”的境地 , 这一切还需要追溯到其鼎盛时期 。
2003年 , 当时还没未上市的洋河股份 , 凭借铺天盖地的营销让“蓝色经典”系列瞬间爆红 。
在2009年 , 成功出圈的洋河股份顺利上市 , 次年营收就超越第三位的泸州老窖 , 荣登酒企行业第三 , 正式将白酒“茅五泸”的格局改写为“茅五洋” 。 随后 , 洋河股份更是展现出惊人的战斗力 , 在2012年 , 市值甚至一度超过五粮液 , 跃居老二的位置 。
然而 , 好景不长 。 进入2013年 , 受“限制三公消费”、“塑化剂”危机以及“酒精门”的影响 , 白酒行业迎来寒冬 。 身处此赛道的洋河也难逃业绩的厄运 , 当年营收和净利同比分别大幅下降18.72%和17.28% 。
也是在这一年龙头贵州茅台、五粮液选择布局中低端酒类 。 与拥有悠久历史且知名度极高两家相比 , 洋河股份面临的压力可谓越加沉重 , 在2015年 , 随着次高端白酒竞争日益激烈、名酒纷纷进军高端酒 , 但洋河股份深度分销的模式却成为了其向上升级的最大掣肘 。
在深度分销模式下 , 洋河股份的渠道开发由厂商主导 , 经销商只负责渠道运营 。 但由于其厂商对经销商按不同市场、不同品牌、不同渠道进一步切分 , 易导致终端价格不一致 , 从而引发出窜货问题 , 造成了市场秩序的混乱 , 也消耗着经销商的信任 。
更严重的是 , 洋河股份对厂家的销售人员也有着刚性考核 。 曾有媒体报道称 , 洋河股份对于三个月完不成业绩的销售人员以免职的处置 。 其销售人员为了完成考核 , 开始向经销商压货 , 这也成为了洋河股份库存积压的主因 。 2019年5月 , 洋河股份也主动坦言 , 其面临着存货积压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