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炮|重型火箭炮口径越来越大,主要技术难度在哪里?


火箭炮|重型火箭炮口径越来越大,主要技术难度在哪里?
文章图片
火箭炮|重型火箭炮口径越来越大,主要技术难度在哪里?
文章图片
火箭炮|重型火箭炮口径越来越大,主要技术难度在哪里?

在上个世纪 , 全球装备大口径火箭炮的军队并不多 , 满打满算也不过是三大国自用体系中 , 有口径超过200毫米的重型火箭炮装备 , 而且最远射程普遍都在70公里以内 。 大多数国家都只装备了122毫米到170毫米这些中型火箭炮 。 那么当时为何不普遍装备重型火箭炮呢?主要在于火箭炮发射时火力密集 , 可以在几分钟内把数百枚火箭弹打入一个不算特别大的区域 , 其火力堪称铺天盖地 。 但是这种铺天盖地是用大量的资金换来的 。 也就是单发122火箭弹的造价 , 其实是同口径的122身管火炮炮弹的10倍有余 。 也就是造价要高出一个数量级!如果说当时一发122炮弹造价是300美元的话 , 那么同样口径的一枚122毫米火箭弹的造价 , 就是3000美元 。 这个造价已经和一枚红箭73反坦克导弹的造价不相上下 , 甚至还要贵一些了 。
而早期的122火箭弹大多只能覆盖性打击 , 普遍没有精确制导 。 这样对地面坚固目标和坦克等高强度移动目标的打击效果就都很有限;但造价又不便宜 , 随便一个齐射覆盖都需要上亿资金飞出去了 。 因此中小口径火箭炮 , 多装备华约体系或者和华约体系有渊源的军队 。 在122口径火箭炮都普遍嫌贵的情况下 , 更没有几个国家普遍装备口径更大的火箭炮 。 而到了21世纪的这20来年 , 情况似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这就是不单三大国的重型火箭炮口径越来越大 , 射程越来越远;甚至一些中小国家也开始发展重型火箭炮 。 有些型号的口径甚至明显到了500毫米以上!这口径已经很难再叫火箭炮;其口径和战斗部的重量 , 已经完全达到了短程弹道导弹的标准 。 那么为何重型火箭炮不再是3大国的专利 , 而逐步有遍地开花的趋势呢?
瀚海狼山(匈奴狼山)个人认为 , 主要就在于技术的创新和推广 , 大大降低了重型火箭炮的装备门槛 。 这些技术的升级 , 主要表现在:第一 , 就是新型高能推进剂的产量大大提高和价格普遍下降 。 早期的122火箭炮的炮弹之所以价格是普通炮弹的十倍以上 。 贵就贵在其基本推进剂还是普通的无烟硝化棉 。 无烟硝化棉的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高质量天然纯棉 , 还需要大量的其他精细化工原料 。 本身也是普通子弹和炮弹发射药的最主要基材 。 由于用到天然棉花 , 因此其基础成本是一直很高的 。 而看看122火箭弹的长度 , 就可以知道其单枚火箭弹的硝化棉发射药的装填量 , 远远多过普通炮弹发射药筒的装填量 。 仅仅这一项的造价就下不来 。
而后来推出大口径火箭炮的一些中小国家 , 本身也都在大力发展现代弹道导弹技术 。 弹道导弹的发射药一般不用成本很高的硝化棉发射药;而多用合成高能发射药 。 高能固体发射药比冲大、能量高 。 但是单位生产成本反倒可以普遍降低 。 这些国家在突破了弹道导弹的大批量高能推进剂的同时 , 也自然而然的捎带着解决了大口径重型火箭炮基本发射药的问题 。
【火箭炮|重型火箭炮口径越来越大,主要技术难度在哪里?】这是可以量产大口径重型火箭弹的根本性的物质和经济基础性原因 。 在解决了新型发射药量产这个最大问题之后 。 第二 , 就是解决了微电子制导技术 。 大口径火箭炮和中短程弹道导弹 。 可以共用一样的发射推进剂 , 甚至可以共用生产线 。 但是两者的制导模式还是有根本性的区别 。 这就是中短程弹道导弹内部一定有机械式惯性导航系统;而大口径火箭炮则未必有 。 因为惯性导航系统不便宜 , 动辄数百万上千万起步 。 这个导航系统本身就可能比大口径火箭炮的单发全部造价还高 。 因此要大批量使用大口径火箭炮 , 多用廉价至少2个数量级的微电子制导模式 。 第三 , 单纯有这个新制导模式还不行 , 还必须突破前置小鸭舵制导技术 。 也就是在弹头上就有精确制导小翼 。 有这种结构的大口径火箭炮的打击精度才可以和弹道导弹媲美 。 以上技术全部解决的国家 , 其实在全球仍然凤毛麟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