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与编剧的相互影响
IP剧热的蝴蝶效应让越来越多的作家跨界成了编剧 。
文章图片
作家与编剧两个职业 , 因为“血统”的天然亲近 , 总是有多才多艺的“斜杠人士”可以兼得 。 不少作家“写而优则编” , 也有不少编剧“编而优则写” 。 在文艺界 , 编剧、作家一肩挑的现象也很普遍 , 从先哲前辈 , 到当今的中坚力量 , 再到洪波涌起的文学“后浪”们 , 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经历 。
作家也好 , 编剧也罢 , 这两个“工种”从本质上差别不大 , 都需要艰辛的努力、持续的创新和强大的自我才能做好 。 写作是件异常辛苦的事 , 不但是灵感迟迟不来 , 实地体验生活后依然不出新意 , 一个字也写不出 , 或者绞尽脑汁构建作品的脑力和心力上的辛苦 , 还有长时间枯坐 , 敲字 , 患上颈椎病、腱鞘炎、高血压的身体上的辛苦 , 让人身心俱疲、痛不欲生 。 日复一日在夜晚的灯下苦苦挨着 , 一度想要放弃 , 想到那些时代的渴求者 , 便又重新生出力量 , 继续前行 。
自知天资愚钝 , 注定无法成为编剧作家 , 我便自觉地用勤能补拙激励自己 , 像蜗牛一样 , 一点点努力 , 一点点积累 。 除却极少数得到造物主的大偏心和大厚爱的“天选之子”型作家编剧 , 才华横溢但仍勤勤恳恳的作家编剧是绝大多数 。 他们把写作当成生活的一部分 , 像春蚕吐丝一样 , 默默耕耘、慢慢燃烧 。 所谓的“横空出世” , 不过是无数个漆黑的夜晚 , 在寥落凄冷的荒野上独自一人摸索时 , 终于找到了一束明亮的光;众人热衷的“一举成名天下知” , 不过是人为制造的一个又一个“神话” , 其实名人成名前的潦倒、落魄和迷茫才是常态 。
学界有一种公论 , 如果一个编剧有写作经验 , 切身了解写作的客观规律和写作的状态 , 便能更好地交流对话 , 深挖题材 , 对编剧工作大有裨益 。 诚然如是 , 而从另一个方面来说 , 如果一个作家有编剧经验 , 也能对他的创作起到较大的深刻促进作用 。
编剧工作具有第一时间阅读到各种鲜活作品的便利 , 促使时时思考各种问题 , 并不断校正创作 , 帮助在浩瀚的文学坐标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点 。 很多作家编剧如流星般璀璨一时 , 风头无两 , 很快就悄无声息地消失在茫茫夜空 。 他们的快速陨落 , 不是因为才华不够 , 或不够努力 , 而是很大程度上跟他们缺乏创作上的“自觉”有关 。 创作者如果有高度的“自觉” , 就像一艘即便没有缆绳的不系之舟 , 在茫茫大海上也可看到光明的灯塔 , 看到彼岸的地平线 , 这种漫无目的流浪才能结束 。
聪明的作家从来都把编剧当成眼光犀利、手法高明的老师 。 “横看成岭侧成峰 , 远近高低各不同” , 多个维度审视文学影视 , 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 现实情况表明 , 写剧本比写书“难”多了 , 这种难不是因为创作本身的难度 , 而是因为资方和市场 。 自己花心血写下的故事 , 需接受指手画脚 , 几易其稿 。 小说是直接面向读者的 , 而剧本则要面向主创团队 , 导演、演员、制片人等 。 创作者总是自负的 , 不妥协是可爱的品质 , 而这将会成为编剧最大的障碍 。
【作家与编剧的相互影响】文字都是创造性的工作 , 需不断地开拓创新 , 不住地自我升级 。 创造性的工作最忌讳盲目跟风、人云亦云 , 慢慢在追逐流行中失去自我 , 泯然众人 。 不忘初心 , 坚持自我 , 两者和谐共融、达成一致 , 终究长远 。 繁华世间 , 财富不值得炫耀 , 唯有永恒才值得代代传颂 。 当文学影视作品被世人高度认可且传为经典 , 之前所有的辛苦踌躇、愤懑纠结全都烟消云散 , 在巨大的荣幸和知足后 , 感恩世上竟有如此美好的职业 。 (米广弘:文化学者)
- 中国西藏网|德国作家坐着火车看中国:我深深地被西藏吸引
- 德国作家坐着火车看中国:我深深地被西藏吸引
- 著名作家刘庆邦再推“矿工题材”长篇《女工绘》
- 中国新闻网|美波特兰示威100天:警民冲突不断、两党相互指责
- 铿锵一族|《誓盟》央八首播,抗日神剧的老味道,国军连长一人端掉日军部队
- 封面新闻|《赵桥村》获第五届华语青年作家奖非虚构大奖 顾湘:我很在乎真实
- 心理健康|“憋”出来的痛
- 封面新闻|30秒|孙频《鲛在水中央》获第五届华语青年作家奖中篇小说奖提名奖
- 喷子|原创著名作家:武僧一龙是国际巨星堪比周润发,遭受喷子攻击令人心碎
- 娱乐大吐槽君|大哥二弟相互比憨,《快本》对赵丽颖王一博也犯剪辑病,赵丽颖与谢娜撒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