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常委葛红林:如何构建工业科技领域的内循环?

今年以来 , 高层会议多次提出“经济内循环” , 如何看待这一提法?面对产业链“去中国化”、高科技“排中国化” , 工业科技领域如何构建内循环?新京报贝壳财经采访人员就这些问题采访了全国政协常委、中铝集团原董事长葛红林 。 在葛红林看来 , 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 , “全球化”将和“去全球化”抗争 , “世界多极化”将和“单极世界”抗争 。 在这一形势下 , 我们要突出炼好内功 , 实现从受制到制衡的转变 , 强化内循环 , 互动双循环 。 其中 , 为战胜愈演愈烈的产业链“去中国化”、高科技“排中国化” , 必须及时调整、重塑工业核心研究院所 。 “对于当前工业科技短板的要害 , 有的通过市场化的办法解决不了 , 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 用超市场化的手段?短板 。 这是审时度势新循环的选择 , 绝不是否定过往的科研院所改革 。 ”葛红林解释 。 葛红林目前担任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党委书记 , 他还提出 , 对有色金属行业来讲 , 当务之急是 , 在大变局中 , 要尽快消除关键有色金属的战略隐患 。 其中 , 要更加突出有色“稀小金属”的战略性地位 , 为高科技产业发展提供战略资源支撑 , 做好“稀小金属”的大文章 。

全国政协常委葛红林:如何构建工业科技领域的内循环?。


全国政协常委葛红林:如何构建工业科技领域的内循环?

资讯频道http://zixun.iweiba.cn/list-1.html

全国政协常委葛红林:如何构建工业科技领域的内循环?。全国政协常委、中铝集团原董事长葛红林 。

“实现从受制到制衡的转变 要强化内循环和互动双循环”新京报:近期经济内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引发关注 , 你如何看待这一提法?葛红林:可以说 , 当下的世界处于重大转折性变化之中 , 这个变化对世界各国来说既是契机也是挑战 。 特别是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的重要事件 , 比如中美贸易战以及难以想象的新冠疫情后美国对中国的种种敌对表现 。 充分表明 , 世界正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 , 大国战略博弈全面加剧 , 新机遇新挑战层出不穷 , 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 。 我们要有一种心理准备 , 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 , “全球化”将和“去全球化”抗争 , “世界多极化”将和“单极世界”抗争 。 虽然世界变局中会出现跨国的政治、金融、资源、贸易甚至是军事等因素的干扰 , 但我认为 , 未来全球化和多极化是国际变局的总趋势 , 将有更大的广度和更新深度 。 面对国际变局 , 实现从受制到制衡的转变 , 当前要特别把握好以下三点:一是保持沉静客观的心态 , 既看透对方 , 又看清自身 , 审时度势 , 化力打力 , 扬长避短 , 见招拆招 。 处理冲突 , 有的要“举重若轻” , 有的要“举轻若重” 。 二是保持打持久战的心态 , 既保持战略定力 , 又保持战术灵活 , 不怕变局 , 迎战变局 , 善于在变局中抓机遇 , 敢于在变局中开新局 。 三是保持改革开放的心态 , 以“全球化”抗衡“去全球化" , 以“多极化世界”抗衡“单极世界” , 要突出炼好内功 , 强化内循环 , 互动双循环 。 “为战胜高科技‘排中国化’ 必须调整重塑工业核心研究院所”新京报:你长期在工业领域工作 , 工业领域如何构建和强化内循环?葛红林:在计划经济时代 , 我国分行业组建了不少工业体系研究院所 , 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科学研究体系 。 可以说 , 从中央到地方都有相应领域的科研院所 , 对我国工业发展起到了科技支撑的重要作用 , 有效化解了囯外敌对国家的封锁 。 改革开放以来 , 伴随着科技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 工业领域的科研院所几乎“一刀切”的实施了公司制改革 , 从事业单位转为“以效益为中心”的公司 。 这些市场化的改革 ,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 , 也产生了不少副作用 , 科研项目趋向于应用型、效益型、短期型 , 而长远型、重大型、原创型项目不断减少 。 攻克重大核心技术出现了淡化、弱化和虚化 , 对此 , 工业界呼声不少 。 不过 , 欣慰的是 , 从现有工业科研院所设置和布局上看 , 体系仍完备 , 格局未打乱 , 只是作用未充分发挥好 , 为战胜愈演愈烈的产业链“去中国化”、高科技“排中国化” , 必须及时调整、重塑工业核心研究院所 。 我认为 , 有关部门应结合“十四五”规划 , 充分听取企业界的意见 , 梳理我国工业科研院所现状 , 按行业分析和谋划 , 整合重组、必要时新建若干工业核心研究院所 , 赋予突破工业重大核心技术的国家使命 , 鲜明导向 , 鲜明任务 。 要实行计划性的科研保障 , 确保财力 , 优厚待遇 。 要集中一批35岁以下的科技人才和精英 , 以“两弹一星”精神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办法 , 加快从补短板向创新转变 , 占领产业链的科技制高点 。 这些投入不仅值得 , 而且将远远小于被受制付出的代价 。 必须指出 , 当前工业科技短板的要害 , 不是不知道“短板” , 而是面对“短板” , 有的是一筹莫展甘等受制 , 有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 有的明知是通过市场化的办法解决不了 , 但就是下不了决心 , 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 用超市场化的手段?短板 。 我认为当前是到下决心时刻了 , 这是审时度势新循环的选择 , 绝不是否定过往的科研院所改革 。 “ 更突出有色‘稀小金属’战略地位 为高科技产业发展提供资源支撑”新京报:当前形势下 , 战略物资的安全尤其重要 。 具体来看 , 为确保工业科技领域战略物资的安全 , 有哪些短板要补?葛红林:我现在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任职 , 对有色金属行业来讲 , 当务之急是 , 如何在大变局中 , 尽快消除关键有色金属的战略隐患 , 实现我国从受制到制衡的转变 。 一是要格外重视关键有色金属工业供应链安全 , 加快补短板的步伐 。 近期大家在讨论“十四五”规划 , 在“十四五”规划中要从国家战略高度重视关键有色金属等短缺资源的国际供应链安全 , 要把短缺资源的境外开发利用纳入国家战略的顶层设计 , 确保短缺资源供应安全 , 保障“走出去”企业“走得回来” 。 要制定高端材料补短板的清单 , 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与政府这只手的重要作用 , 组织跨行业、跨领域、跨地域的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攻关 , 从制度、经费、人才、机制上加强保障能力建设 , 提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供应能力 , 加快去短板的步伐 , 尽快实现从受制到反制的能力转变 。 二是在努力争取经济全球化有利外部环境的同时 , 重点保障国内关键有色金属全产业链循环畅通 。 在“十四五”规划中 , 要充分梳理国内关键有色金属上下游产业链“堵点”、联结“断点”、攻克“难点” , 保障国内全产业链运转循环畅通 , 为经济社会平稳发展运行提供有效支撑 。 要建立政府组织引领的上下游协调协同机制 ,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熟悉行业的优势 , 从下游入手 , 逐层追溯产业链协同问题 , 提出清单 , 针对性解决 。 要防止相关支持政策在疫情后的集中、集体、短时间退坡 , 伤及行业产业链的稳定运行 。 三是更加突出有色“稀小金属”的战略性地位 , 加强优势资源保护 , 做好有色“稀小金属”这篇“大文章” 。 在“十四五”规划中 , 要更加重视和体现“稀小金属”的战略价值 , 分门别类 , 构建和完善国家层面的资源保护性开发、后备资源基地建设、储备体系建设、研发应用创新体系建设等战略保障体系 , 为高科技产业发展提供战略资源支撑 , 做好“稀小金属”的大文章 , 尽快消除战略隐患 。 新京报贝壳财经采访人员 侯润芳 编辑 赵泽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