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诸葛恪的败亡,源于他的性格( 二 )


吴国东兴大捷后 , 魏国的光禄大夫张缉曾对司马师说:“诸葛恪虽然获得了胜利 , 但离被诛杀也不远了 。 ”
司马师不解 , 问道:“这是什么缘故?”
张缉说:“他的声威震慑其君主 , 功劳盖过全国 , 想要求得不死 , 还可能吗?”
【历史故事】诸葛恪的败亡,源于他的性格
文章图片
诸葛恪围攻合肥新城失败后 , 魏国汝南太守邓艾也对司马师说:“孙权已经死了 , 大臣们尚未顺从新朝廷 , 吴国的名宗大族都有自己的部曲 , 拥兵仗势 , 足可以违抗朝廷命令 。 诸葛恪新近才执掌国政 , 而朝内又没有明君 , 诸葛恪不想着抚恤关怀上下臣民 , 以树立治国的根基 , 却热衷于对外战争 , 肆虐役使人民 , 把全国的军队 , 困顿在坚固的城下 , 死掉的数以万计 , 结果遭受重创失败而归 , 这就是诸葛恪获罪之日 。 古时的伍子胥、吴起、商鞅、乐毅都很受君主的信任 , 但君主死后他们仍然失败了 , 更何况诸葛恪的才能比不上这四个贤人 , 而且他也不顾虑大的忧患 , 所以诸葛恪的败亡指日可待 。 ”
后来诸葛恪果然如张嶷、张缉和邓艾所言 , 落得夷族的下场 。
诸葛恪的好友丹阳太守聂友在他撤军返还时 , 就预知他要败亡了 , 曾写信给滕胤 , 说:“当人处于强盛之时 , 可令山动河移 , 一旦陷于败弱之地 , 人们对他的态度就会各式各样 。 说到这里令人悲伤叹息 。 ”
【历史故事】诸葛恪的败亡,源于他的性格】诸葛恪被诛杀后 , 孙峻忌恨聂友 , 打算调他到偏远的交州任郁林太守 , 聂友发病忧愤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