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以法之名,让正当防卫“更硬气”

:原题为_澎湃新闻|以法之名,让正当防卫“更硬气”。
澎湃新闻|以法之名,让正当防卫“更硬气”
文章图片
“对于符合正当防卫成立条件的 , 坚决依法认定 , 切实矫正‘谁能闹谁有理’‘谁死伤谁有理’的错误倾向 , 坚决捍卫“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法治精神 。 ”9月3日 , 两高一部发布《关于依法适用正当防卫制度的指导意见》 , 其中对于正当防卫的这一表述 , 态度鲜明、掷地有声 。
这为司法机关侦办、起诉、裁判相关案件提供了指引 , 为公众释明了疑惑 , 让更多人有底气、有勇气制止和反击不法行为 。
近年来 , 有关部门对正当防卫的界定越来越清晰 , 对正当防卫的保护越来越有力 。 这其中原因 , 有制度层面的进步——比如最高检印发指导性案例 , 也有舆论持续关注的促进——比如昆山反杀案、涞源反杀案 , 都已成为正当防卫的教科书式经典案例 。 而个案的普法 , 与“制止猥亵妻子致人轻伤”“男子踹伤袭胸男”等事件引发的讨论 , 也让公众对于正当防卫的认知逐渐凝聚共识 。
但现实地看 , 司法上的“保守”和个体实施时的顾虑仍然存在 , 保护正当防卫还有较大的改善空间 。
此次《意见》出台 , 体现了法律对正当防卫坚定不移的力挺态度 。 《意见》强调 , 对正当防卫给予一定的“宽容”空间 , 如对于不法侵害是否开始或结束及对防卫是否“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判定 , 应当立足防卫人防卫时所处情境 , 综合不法侵害的性质、手段、强度、危害程度和防卫的时机、手段、强度、损害后果等情节 , 考虑双方力量对比 , 结合“社会公众的一般认知” , 依法作出合乎情理的判断 , 避免苛责防卫人 。
【澎湃新闻|以法之名,让正当防卫“更硬气”】也就是说 , 如何认定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 , 不能仅凭双方死伤结果 , 也不能脱离现实地照搬法条 , 应结合具有一定社会常识和社会经验 , 具有朴素正义观、善恶观的公众的正常认识 , 来加以判断 。 相关人员在办案时 , 不妨将自己设定为事发现场的围观群众或当事人 , 结合生活经验判断 , 避免裁定陷入“悬浮” 。
《意见》对准确把握正当防卫的起因、时间、对象条件等 , 提出了十方面规则;要求坚持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 进行综合判断 , 准确把握行为人的主观意图和行为性质 , 准确认定相关行为究竟是正当防卫还是相互斗殴;明确对挑拨防卫等伪正当防卫应予否定 。
这些是为了防止滥用正当防卫权行为 , 让真正的正当防卫者理直气壮、不受委屈 , 也避免一些打擦边球、假借“防卫”之名 , 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现象 。 力挺正当防卫 , 矫正“谁能闹谁有理”“谁死伤谁有理” , 是保护正当防卫的一体两面 , 更体现了“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严谨法治精神 。
现实中 , 正当防卫多发生于突发事件 , 不法行为具有紧急性、不可控性 , 这决定了保护正当防卫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 , 不能将正当防卫僵化地作为技术工作 。 在司法实践中 , 还需要更多智慧和不断探索 , 久久为功 。
毋庸置疑 , 《意见》的出台意义重大 。 它以法律之名 , 向全社会释放了为正当防卫撑腰的信号 。 期待《意见》大力弘扬“正能胜邪 , 邪不压正”的正气 , 激励更多人向不法行为说不 , 让社会风气更加向善 , 让公众更有安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