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后,农村为何掀起了“盖房潮”?( 三 )

中国乡村现代化的一个理想图景是:随着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 , 将带来乡村人口大幅减少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提升;随着城乡收入均衡的来临 , 乡村振兴将得以实现 。

但疫情让实现这一图景面临困难 。 扶贫红利和农村建房热成为影响未来乡村发展的新变量 。 这两个变量都延缓了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速度 , 但其作用机制完全不同 。

警惕盲目跟风建房带来的投资浪费和安全隐患

扶贫红利的影响是积极正面的 。 短期看 , 这会在一些地区形成新的人口和就业均衡;长期来看 , 扶贫红利不会改变中国城镇化的大方向 , 但会使落后地区特别是偏远封闭地区的城镇化过程更加平稳、润滑 。

未来 , 随着人力资本更新、农业技术迭代、城市形态完善 , 这些地区的人口还会源源不断进入城市 。 扶贫红利带给他们的是尊严与耐心 。

农村建房热则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 乡村居民点布局的零散混乱是中国城镇化最大的痛点之一 。 目前 , 乡村住宅空置率平均超过10% , 部分地区甚至高达40% , 开展城乡空间布局调整的条件逐步趋于成熟 。

根据我们调查 , 大部分农民工老家的房子每年利用不足40天 , 跟风建房只是疫情之下的一种盲动行为 。 如果是为了改善留村农民的居住条件 , 那么依靠村庄内部现有住房的交易调剂完全可以满足 , 这就需要深化宅基地制度改革 。

这个阶段再出现大规模的农村新建住房 , 往小里说会形成巨大的投资浪费 , 往大了说则会成为中国城镇化的一个阻滞因素 。 最近 , 襄汾饭店坍塌事故所反映出的乡村自建房、加盖房等存在的安全隐患 , 也同样令人担忧 。

当然 , 即便没有疫情 , 中国乡村现代化的进程也不会是理想化的一路坦途 。 在波动之下 , 洞悉发展的基本规律 , 反思新的变量和趋势所带来的可能影响 , 就显得尤为重要 。

□陈明(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