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心理学家:家里再穷,也不要给孩子穿别人的旧衣服

很多人小时候都穿过别人的衣服 。

「孩子」心理学家:家里再穷,也不要给孩子穿别人的旧衣服。小孩子身体发育的速度快 , 经常是今年买的衣服明年就穿不了了 , 很多父母又持有扔了可惜、留着没用的心态 , 因此就希望把衣服拿给别人家的小孩子穿 。

有些人的家庭比较困难 , 一年到头难得给自己孩子买一件新衣服 , 他们的兄弟姐妹就把自己孩子不合身的衣服送给他们穿 , 既能利用好衣服的使用价值 , 还能促进两家人的关系 , 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 , 前提是要对方愿意接受你的衣服 。

然而这在几十年前根本不是一个问题 , 大家普遍有勤俭节约的思想观念 , 这种行为算不得什么 。


「孩子」心理学家:家里再穷,也不要给孩子穿别人的旧衣服

如果一个家庭里面有几个孩子 , 这种现象就更加普遍 , 老大不合适的就给老二穿 , 老二不合适的就给老三穿 , 甚至连性别都不用考虑 , 因此以前的小女孩经常穿着哥哥的大衣服 , 显得憨态可掬 。

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 , 衣服的使用价值得到利用 , 就势必会产生一些不好的后果 , 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孩子穿别人的衣服会让他们感到自己无能 。

贝姆提出了自我知觉理论 , 他认为人们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来推断其内在特征 。

同样地 , 人们也会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来推断自己的特征 , 这是人们获得对自己认识的一个重要途径 。

在许多情况下 , 内在线索是微弱、模糊且不清楚的 , 因此个体就要站在外界观察者的位置 , 依据某些外部线索去推断自己的内在状态 。

换言之 , 人们有时候会脱离自己 , 将自己作为一个旁观者来观察自己的行为 , 以此来认识自己 。


「孩子」心理学家:家里再穷,也不要给孩子穿别人的旧衣服

例如 , 人们不知道自己是否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 , 便会观察自己对别人的方式 , 看自己的行为更加符合哪一特征 。

如果观察到自己经常对别人发脾气而毫无约束 , 就会认为自己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 , 如果观察到自己总是善解人意、乐于助人 , 那自己就是一个温和的人 。

让孩子穿别人的旧衣服也是一样 。

「孩子」心理学家:家里再穷,也不要给孩子穿别人的旧衣服。孩子经常穿别人的衣服 , 就会判断自己家里很穷 , 不得不依靠别人而生活 。 他们看到其他孩子穿的都是自己的新衣服 , 心里可能很不是滋味 。

他们根据自己的外部线索来判断自己的内在特征 , 久而久之可能会形成低水平的自尊 , 认为自己不如别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