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宋诗宋词里的家国情怀

【历史故事】宋诗宋词里的家国情怀
文章图片
提起家一定充满了幸福、甜蜜、温馨、亲切 , 严慈高堂父母妻儿手足情深 。 家是亲情脉脉的港湾 , 是爱与力量的源泉!
提到祖国一种骄傲豪迈之情油然而生 , 崇尚敬爱之意溢于言表 。 国是理想腾飞的舞台 , 是千万小家的依属 。
“宁恋家乡一捻土 , 莫恋他国万两金 。 ”是一种期许 , 是一种情怀 。
以孔孟思想儒家道义为导向的文人志士们 , 自古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灯塔 , 秉持这种高尚的情操气节 , 民族的大义精神始终砥砺着我们中华民族奋勇向前 。
“长太息以掩涕兮 , 哀民生之多艰 。 ”
“戎马关山北 , 凭轩涕泗流 。 ”
屈原、杜甫等等一具具鲜活的面孔 , 铁骨铮铮不屈的风骨世代鼓舞着仁人志士哲思进益 。
到了宋朝一直给人以孱弱可欺的书生形象 。 宋太祖建国初就制定了“尚文抑武”的战略方针 。 在如此强烈的一个尚文抑武的大环境下 , 宋朝的文臣武将们又有怎样的爱国情怀呢?
一、先天下之忧而忧 , 后天下之乐而乐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或异二者之为 , 何哉?不以物喜 , 不以己悲 ,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 是进亦忧 , 退亦忧 。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 , 后天下之乐而乐 , 乎!——《岳阳楼记》
“不以物喜 , 不以己悲 。 ”
“先天下之忧而忧 , 后天下之乐而乐 。 ”
这是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立下的誓言 。 范仲淹一生也是如此践行的 。
范仲淹自幼丧父家境贫寒 , 少时用功读书只食粥配咸菜 。 进士及第后为官清廉 , 先是为民修筑海防堤坝 , 在此期间遇上暴风和大海潮 。 许多人力陈放弃 , 范仲淹临危不惧坚持不懈 。 不久 , 绵延数百里的捍海长堤 , 便凝然横亘在黄海滩头 。 保障了盐场农田百姓的生产生活 。 人们感激范县令的功绩 , 都把海堰叫做“范公堤” 。
塞下秋来风景异 , 衡阳雁去无留意 。
四面边声连角起 , 千嶂里 , 长烟落日孤城闭 。
浊酒一杯家万里 , 燕然未勒归无计 。
羌管悠悠霜满地 , 人不寐 , 将军白发征夫泪 。
范仲淹不仅仅是政治家 , 思想家更是文学家 。 范仲淹一生词作品虽然仅仅五首 。 但是每一首都给人眼前一亮 , 耳目一新的感觉 。 宋朝初期词作品主要广泛流传于坊间酒肆茶楼 , 大兴无病呻吟的靡靡之声 , 以及享乐成风表述奢靡的艳词 。 范仲淹在宋词词作上一改糜烂之音 , 内容风格多变 , 在宋词的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
【历史故事】宋诗宋词里的家国情怀
文章图片
这首反应边塞生活的《渔家傲·秋思》 , 一方面写景塞外大漠戈壁 , 秋风起兮荒凉尤甚 。 一方面表现戍守边疆战士的艰辛困苦 , 千里孤城的严阵以待 。 而就在这荒凉的塞外有些微的伤感 , 也有将士们荡气回肠的英雄气 , 更有誓守边疆的捍卫家国安危的决心 。
谁人没有家 , 将士在外征战谁不会想家 。 然而眼下战事未平还不是回家的时候 , 这时候放下心中的小家 。 为了国家安危在外征战戍守 , 尽管思乡情切 , 夜已深沉 , 难以入眠但还是能分得清孰轻孰重的 。 不会像候鸟一样到了秋天就飞到南方去 。
“浊酒一杯家万里 , 燕然未勒归无计” , 把一份赤诚浓烈的爱国忧国精神 , 以及对家中亲人的思念之情巧妙的揉和在一起 。 “将军白发征夫泪”既有壮志未酬的感慨 , 又有希望早日抗战结束建功立业的期盼 。 把一位54岁年近花甲的老将军 , 还在外征战沙场的内心世界刻画的淋漓尽致 。
二、靖康耻 , 犹未雪 。 臣子恨何时灭
怒发冲冠 , 凭栏处、潇潇雨歇 。
【历史故事】宋诗宋词里的家国情怀】抬望眼 , 仰天长啸 , 壮怀激烈 。
三十功名尘与土 , 八千里路云和月 。
莫等闲 , 白了少年头 , 空悲切!
靖康耻 , 犹未雪 。 臣子恨 , 何时灭!
驾长车 , 踏破贺兰山缺 。
壮志饥餐胡虏肉 , 笑谈渴饮匈奴血 。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 朝天阙 。
1127年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 , 宋徽宗、宋钦宗父子被俘 , 皇亲贵胄后妃三千余人被虏获北上金国 。 金人在东京城内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
岳飞少时家乡就被金人占领 , 眼见金人残暴非人 , 岳母又极积勉励岳飞“从戎报国” , 并在其背书“精忠报国”四字 。 靖康难发生后岳飞复土的中原的决心更加强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