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壹快评丨新区+工业园,能否化解千亿政府债务?

目前 , 中西部地区相当一部分地级市债务规模已经达到1000亿元左右 。 在财政支出压力加大、收入快速增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 , 落实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 通过启动新区建设化解政府债务 , 应可以作为一个选择方向 。
需要多大体量的土地可以赚1000亿元?一个处于后发赶超位置的地级城市 , 目前城郊接合部综合用地地价约为220万元/亩 。 扣除20万元/亩的直接成本 , 要化解1000亿元的债务 , 需要出让土地50000亩 , 即33.3平方公里 。
事实上连片开发33平方公里 , 做不到片区所有土地都保持220万元/亩的地价 。 因为至少需要20%左右的土地用于道路、供水、变电、环保等基础设施 , 以及教育、医疗卫生等必要的公共服务保障 , 再加上河道、水面、绿化、城市公共空间等 , 开发用地需要增加33平方公里 *20%=6.7平方公里 , 即用地总面积需扩展至40平方公里 。
40平方公里 , 一般就是一个县城的城区面积 。 这样一个规模的小城区 , 通常常驻人口约20万~25万人 。 我们不可能建设一个空城 , 很显然 , 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发展工业 , 通过工业带动服务业和新城逐步繁荣 , 确保新城的物业购买力和对开发商的持续吸引力 。
那40平方公里新城需要多大规模工业来带动呢?以湖南省浏阳市工业园区为例 , 浏阳工业园区是一个远离母城长沙的开发区 , 除工业外没有其他因素带动 , 是分析工业带动力的很好模型 。 目前该园占地面积达25平方公里左右 , 聚集了生产企业200余家 , 年产值超过1000亿元 , 常驻人口超过10万人 , 房价5500元/平方米左右 。 以此为例 , 要两个浏阳工业园的规模才能支撑40平方公里的小城区物业购买需求 , 也就是说新城的配套工业区需要达到50平方公里 。
这样的操作是否具有可能性?
一是看浏阳工业园是否有可比性 。 有人说浏阳工业园是湖南省最好县级工业园区之一 , 那里诞生了蓝思科技和7家上市公司 , 不可比 。 其实 , 湖南任何一个地级城市诞生一个浏阳工业园体量的工业园区都是可以做到的 。 因为浏阳工业园距离长沙市城区以及浏阳县城都在30公里开外 , 缺少母城的带动和公共设施的分担 , 而且浏阳工业园的起步资金只有2000年初的1670万元 , 即使扣除物价因素 , 也是所有地级市可以轻松做到的 。 而且浏阳工业园只有单一的工业税收 , 其他收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 因此 , 在一个地级城市周边建设类似带动力、支撑力的园区并非难事 。
二是工业及其带动的服务业税收 , 是否可以与土地收入一道计入回报 。 个人认为至少十年之内是不可以的 。 因为工业园区地价是“倒贴”的 , 甚至税收越高、贡献越大的企业 , 早期需要“倒贴”更多、更广 。 因此政府化债切不可依赖工业园区 , 只能依托周边新城的开发 。 而周边新城的开发缺乏工业园区带动会很困难 , 因为没有新增的城市居民和持续的消费拉动 。
三是新城经营收入安排问题 。 建设这样一个新城 , 只要开工 , 就有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契税和企业所得税等 , 可以把这些属于地方的收入列为经营、管理新城的必要开支 , 不要用于替别人还债 。
四是新区开发的初期投入问题 。 建设这样一个新城+工业园 , 也是需要投入的 。 如何做到不为还老账而欠新债 , 个人不主张再由政府组建新的平台公司或利用已有平台公司来实施 , 应该交由社会化投资企业牵头组织企业联合体来推动 。 鉴于基础设施的长期受益是市民及政府 , 因此政府为其投融资提供适当支持也是应当和必须的 。
综上所述 , 单纯依靠土地出让收入化解一个地级市1000亿元规模的政府债务 , 需要40平方公里城区+50平方公里工业区 , 共90平方公里的新区 。 当然 , 这是一个静态的投资计划 , 其中还应考虑人民币贬值和土地升值等因素 , 那样 , 土地规模可以缩小10%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