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网|在航站楼内营造“地域感”
“地域感”(Sense of Place)可以理解为:能够反映或捕捉某个地域的精神或氛围的环境特点或设计符号 。 今天的航站楼早已不再是老式古板建筑 , 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其融入了“地域感” , 它们深深地根植于所在地区的景观和文化之中 , 突显了机场在当地所扮演的角色 , 甚至使机场本身也成为旅行的一个打卡点 。
机场是旅程的起点和终点 , 它给旅客留下了对目的地的第一印象 。 如果机场给人留下的印象符合当地实际 , 那么在帮助旅客熟悉和适应当地环境的同时 , 也将给他们带来积极的出行体验 。 这有助于提高机场的商业收入 , 刺激机场所在城市或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 甚至提升当地居民的自豪感 。
“地域感”代表着与众不同
“地域感”将机场与所在国家或地区紧密联系在一起 , 已成为实现差异化的有效途径 , 它能够给机场带来竞争优势 。 旅客期待在航站楼得到独一无二、引人入胜且令人难忘的出行体验 , 而非千篇一律的服务感受和印象 。
【中国民航网|在航站楼内营造“地域感”】
本文插图
赫尔辛基机场新开放的中央广场——Aukio
例如 , 对于芬兰机场集团而言 , 机场是外界通向芬兰的门户 。 芬兰机场集团希望旅客在抵达机场时也能瞥见芬兰 , 即便停留时间很短 。 机场管理方考虑将芬兰森林带入航站楼 , 甚至让旅客在航站楼内一年四季都可以体验到芬兰的冬季雪景 。
意大利威尼斯马可·波罗机场的新航站楼则通过“地域感”展示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 , 将它视为城市的一张名片 。 在现有威尼斯式建筑的基础上 , 马可·波罗机场通过各种纹理、色彩、图案、植被、照明来打造颇具现代感的威尼斯风格设计 。 航站楼内描绘了马可·波罗的远东旅行路线图 , 以向这位历史人物致敬 。
“地域感”的营造
良好的“地域感”应融合建筑、室内设计、零售、餐饮等重要元素 , 形成一体化的设计 。 每个设计元素都不可或缺 , 它们共同讲述机场的总体情况 , 突显机场所处地区的独特地理位置和人文背景 。
为找出具有代表性的本地元素 , 需要在航站楼设计之初开展大量的调查工作 , 搜集当地的历史、自然、情感等独特元素 。 然后融合这些要素 , 营造独特的“地域感” 。
受到长滩阳光明媚的天空和悠闲氛围的启发 , 美国长滩机场现代化改造的设计模糊了室内外的界限 。 候机大厅充分利用了南加州的宜人气候 , 设计成棕榈树成荫的庭院、郁郁葱葱的花园、阴影下的木板人行道 , 甚至还有一个火坑 。
本文插图
挪威卑尔根机场的航站楼
位于挪威西部的卑尔根机场采用“翼展”的航站楼设计概念 , 其灵感来源于该地区独特的自然地貌 。 该建筑采用一对展翅的设计形式 , 各建成出发大厅和到达大厅 。 附属指廊则抓住了精髓 , 像峡湾一样敞开臂膀迎接飞机 。 同时 , 航站楼立面采用钢化玻璃材料 , 呈现通透明亮的效果 , 让旅客能够感受周围的自然风光和变化多样的自然光 , 有力诠释了机场的“地域感” 。
“地域感”植根于当地特有景观
建于1975年的留尼汪岛罗兰·加洛斯机场的旧航站楼在设计建筑的支撑结构时 , 受到了留尼汪岛的标志性植物——“树蕨”的启发 。 旅客透过该机场航站楼的主玻璃幕墙 , 就可以欣赏到岛上高度3000米最高峰的全景 。 其在重新设计航站楼时 , 更加注重营造“地域感” , 融入了热带植被和火山岩等元素 。 留尼汪岛是世界上最活跃的火山之一——富尔奈斯火山的所在地 。
位于意大利北部的贝加莫机场在设计之初也充分考虑了当地的景观元素 。 通过增加天花板的高度 , 开阔旅客在航站楼内观看周边景观的视野 , 尤其是让旅客轻易看到坐落在前面山坡上的贝加莫市 。 贝加莫机场认为 , 这将使旅客的心情更加愉悦 , 进而提高他们在机场商店内的购物意愿 。
- 东航|中国民航局拟批准东方航空独资组建一二三航空
- 客货运输|中国民航局拟批准东方航空独资筹建一二三航空 使用ARJ21-700飞机
- 第一财经|中国民航局拟批准东方航空独资组建一二三航空
- 经营|中国民航局拟批准东方航空独资筹建一二三航空 使用ARJ21-700飞机
- 光明网|白云机场T3航站楼9月底开工建设 30分钟可达广州老城区
- 占比|Citigroup Inc.减持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约86.57万股
- 占比|BlackRock Inc.减持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约260.32万股
- @中国民航网|锡林浩特至镶黄旗仅需1小时,内蒙古镶黄旗新宝拉格机场投运
- 中国民航网|恢复直飞北京的第一家国际航班已落地!
- 中国民航网|恢复直飞北京的第一架国际航班已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