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1500家刀企,叫得响的刀只有一把( 二 )
直到2019年 , 钟敏担心中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 , 决定未雨绸缪 , 加大国内市场开拓力度 。 “做自己的品牌”再次被提上议程 。
“一开始计划做金辉品牌 , 碰到疫情就暂停了 , 这时候出现了‘王麻子’的机会 。 ”钟敏说 。
本地同行“十八子”做到今天的名气 , 摸爬滚打了30多年 。 在钟敏看来 , 花近2亿元收购“王麻子”代价很大 , 但未尝不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
“我们聘请了专业咨询机构 , 得出的结论是 , 现今从零开始 , 打造出一个全民皆知的品牌 , 可能要花50亿元 。 ”金辉刀剪副总经理 , 钟敏之子钟嘉良说 。
【新华社|1500家刀企,叫得响的刀只有一把】收购刚刚完成 , 金辉就成了“香饽饽” 。 北京提出 , 王麻子的研发中心还是要留在北京 。 重庆大足、福建柘荣等国内其他刀剪五金产区 , 明码开价 , 扫榻相迎 。 某地官员直言 , “只要过来挂个牌子就行” 。
相较过去自创品牌的惨淡 , “王麻子”自带流量 。 但有行业人士指出 , 比起重塑一个老字号 , 另起炉灶性价比更高 。
“买名字花2亿元 , 重塑品牌要投入更多的钱 。 ‘王麻子’名气大 , 但同时意味着它在消费者心目中已定型 , 要做出高附加值不容易 。 ”这名行业人士道 。
钟敏坦言 , “王麻子”停产多年 , 空剩一个名头 。 近年市场上的“王麻子”几乎全是李鬼 。 拿下“王麻子” , 金辉刀剪马上就得面对“打不打假 , 如何打假”的难题 。
不过 , 他依然对重塑“王麻子”品牌充满信心 。 “十年前的消费者迷信进口产品 。 近几年 , 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得到很大提升 , 新一代消费者成为主力 , 对国货的接受度更高了 。 现在做老字号恰逢其时 。 ”钟敏道 。
临近采访结束时 , 他对采访人员说:“提到瑞士 , 人们就会想到瑞士军刀 。 我希望‘王麻子’未来能成为国礼 。 人们一提起菜刀 , 能马上想到中国阳江 。 ”
(小标题)8年时间 , 企业随品牌改名重塑价值
同样是外向型企业 , 谢兆星和张氏兄弟共同创办的广东美珑美利集团 , 选择了另一条品牌之路 。
1997年 , 从暨南大学商学院毕业的谢兆星和小学同学张振荣 , 合伙创办荣星实业 , 从事厨具出口贸易 。 沿着“贸工技”的发展路线 , 1999年 , 张振荣的兄长张振亮加入 , 三人共同创办三兄刀具有限公司 。
“当年高端刀具完全被台资工厂垄断 。 为了突围而出 , 我们成立三兄刀具 , 和台资工厂直接竞争 。 ”美珑美利集团总经理谢兆星回忆说 。
2017年 , 企业创办20周年之际 , 三兄刀具的三位联合创始人商议决定 , “阳江市三兄刀具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阳江市美珑美利刀具有限公司” , “阳江市荣星实业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阳江市美珑美利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
珑为美玉 , 利即锋利 。 新名字不仅具有中文字面的好寓意 , 英文读音更与Millionaire(百万富翁)相近 , 宜中宜西 , 比起略显朴实“三兄” , 带洋味儿的“美珑美利”更加新锐时尚 。
改名并非一时之举 。 2007年 , 三位创业伙伴在广州成立面向国内市场的独立贸易公司 。 两年后 , “美珑美利”品牌完成注册 , 国内贸易公司随即改名美珑美利 。 2011年 , 集团重组改名广东美珑美利集团 。 2017年则是将生产企业和外贸企业的名称统一 。
8年时间 , 统一集团、各子公司和主打品牌的名称 , 显示美珑美利对自身品牌价值的日益重视 。
“每个代工企业都有一个品牌梦 。 我们的战略目标无疑就是尽快让‘美珑美利’这个品牌成长起来 。 虽万分不舍 , 我们还是坚决地把品牌冠为企业名称 。 品牌的认知以及成长是由内向外扩展的 , 因此我们必须先从内部改起 。 这是一个保证战略定位得以顺利实施的战略部署 。 做企业必须有长远的打算 。 ”谢兆星向采访人员解释道 。
- 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住房租赁条例(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 新华社|券商半年“成绩单”背后,这些信号值得关注!
- ?新华社|?连续5个月增长!8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达31646亿美元
- 新华社客户端|放下牧鞭、告别高原:新疆牧羊人的脱贫之路
- 新华社|重庆南川:小小方竹笋带动笋农脱贫增收
- 新华社客户端|证监会拟对乐视网欺诈发行处以2.4亿元罚款
- 新华社|台风“海神”将至!水利部要求全力以赴做好强降雨防御工作
- 新华社|从“80后”变“90后”老人,袁隆平许下生日愿望
- 新华社|2020服贸会 | 线下线上“齐开工” 爱尔兰展商借服贸会拓市场
- 新华网|7日A股有所回调 “中小创”跌幅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