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1500家刀企,叫得响的刀只有一把
:原题为_新华社|1500家刀企,叫得响的刀只有一把。
文章图片
▲阳江十八子的车间里 , 工人正在打磨刀面 。 受访者供图
文章图片
▲富通工业刀具品牌朗马 。 新华每日电讯采访人员李坤晟摄
新华社北京8月31日电(采访人员李坤晟、刘宏宇)8月31日,《新华每日电讯》刊载题为《1500家刀企 , 叫得响的刀只有一把——广东阳江拥有中国最大的刀剪产业集群 , 但绝大多数靠贴牌代工为生》的报道 。
鲁川粤扬闽浙徽湘 , 不论哪个菜系的大厨 , 都离不了一把得心应手的好刀 。
说起菜刀 , 不能不提广东阳江 。 这座粤西地级市 , 拥有中国最大的五金刀剪产业集群 。 据统计 , 中国每生产10把刀具 , 7把产自阳江 。
与重庆大足、福建柘荣等地不同 , 阳江刀剪是典型的外向型产业集群——国内出口刀具80%来自阳江 , 当地1500家刀剪企业 , 至少1200家靠外贸订单生存 。 连大名鼎鼎的德国“双立人” , 也在阳江设有代工厂 。
但远超同侪的阳江刀剪 , 不乏自己的遗憾:除了十八子集团的“十八子作” , 没有在国内叫得响的本地“名刀” 。
过去 , 绝大多数阳江刀企靠贴牌代工 , 并不特别在意自己的名头 。 许多刀企认为 , 长年深耕国内市场的“十八子”虽然名气大 , 但和自己并不在同一条赛道上 。
如今 ,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 国内国际双循环互相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 越来越多的外向型刀企将目光投向国内市场 。
(小标题)385轮竞价 , 为这一天准备了很多年
金辉刀剪收购北京“王麻子” , 成了近几个月阳江刀剪行业的头号话题 。
5月22日 , 北京栎昌王麻子工贸有限公司100%股权转让项目 , 经过385轮激烈竞价 , 最终由广东金辉刀剪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竞得 。
“这是金辉进军国内市场最重要举措 。 ”在公司二楼会议室 , 阳江市五金刀剪行业协会会长、金辉刀剪董事长钟敏对采访人员道 。
这位身材清瘦的企业家 , 1991年以每台300元的价格 , 购得3台报废冲床 , 办起刀剪厂 。 创业之初 , 为了争取攸关企业生死的订单 , 他在深圳的外贸公司苦等3天 , 每天以馒头充饥 。
现在 , 他成为具有30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王麻子”的新主人 。 “为这一天我准备了很多年 。 ”钟敏道 。
2005年 , 欧盟向中国发出预警通报:中国出口至欧盟的刀具被检测出重金属迁移量超标 , 面临被封杀的危机 。
关键时刻 , 钟敏挺身而出 , 出钱、出人、出力 , 花了近两年时间 , 摸索出符合欧盟刀剪技术标准的生产工艺 , 顺利通过欧盟考核组的检查 。
在金辉刀剪的展厅 , 钟敏从展柜上拿起一把做工精美的西式餐刀 , 对采访人员说:“这个展柜是我们给‘双立人’做的贴牌 。 论制刀工艺 , 我们不比日本、德国差 。 ”
钟敏给采访人员讲了一个故事:一位老同学在美国逛超市 , 看上一套美国品牌的匕首 。 同学电话他 , 热情地表示要买回来给金辉当样板 。
钟敏一听品牌名字 , 感觉像自己代工的产品 , 劝对方先别买 。 同学不信 。 回国后拿出匕首和金辉的产品比较 , 果然一模一样 。
“他很失望 。 即使事实摆在眼前 , 他也不愿相信质量这么好的刀是我做的 。 ”钟敏说 。
具备了精良的生产工艺 , 必然催生实现品牌价值的冲动 。 2008年 , 金辉刀剪成为中国刀剪行业中首家 , 且唯一取得出口免验资格的企业 。 雄心勃勃的钟敏决心挟“外战”之威 , 出征国内市场 。 他在上海陆家嘴租下偌大的办公室 , 推出自有品牌 , 不料很快折戟沉沙 。
接下来的几年 , 金辉回头专注国外业务 , 国内市场更多是给苏泊尔等品牌做配套贴牌 。
- 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住房租赁条例(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 新华社|券商半年“成绩单”背后,这些信号值得关注!
- ?新华社|?连续5个月增长!8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达31646亿美元
- 新华社客户端|放下牧鞭、告别高原:新疆牧羊人的脱贫之路
- 新华社|重庆南川:小小方竹笋带动笋农脱贫增收
- 新华社客户端|证监会拟对乐视网欺诈发行处以2.4亿元罚款
- 新华社|台风“海神”将至!水利部要求全力以赴做好强降雨防御工作
- 新华社|从“80后”变“90后”老人,袁隆平许下生日愿望
- 新华社|2020服贸会 | 线下线上“齐开工” 爱尔兰展商借服贸会拓市场
- 新华网|7日A股有所回调 “中小创”跌幅明显